
离婚要求财产保全怎么办
时间:2024-06-27
离婚过程中,一方当事人不排除为了损害另一方利益,恶意转移、变卖、隐匿共同财产,给他方造成损失。因此,为了防止此类情况发生,我国法律赋予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权利。本文将对离婚要求财产保全的程序、条件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以下材料:
财产保全申请书 起诉状或离婚申请书 能够证明申请人与对方当事人婚姻关系的证据 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正在转移、变卖、隐匿共同财产的证据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对当事人申请的财产保全予以准许或驳回。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正在或有转移、变卖、隐匿共同财产的紧迫情况。 申请保全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保全的数额不得超过夫妻共同财产的价值。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财产保全措施:
冻结银行存款、其他金融机构账户 查封、扣押动产或不动产 禁止当事人处分特定财产 其他必要的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后,生效期间内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未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解除或执行财产保全措施。
当事人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申请财产保全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正在或有转移、变卖、隐匿共同财产的行为。 人民法院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后,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执行,不得对保全财产擅自处置。 财产保全措施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得滥用或过度保全。 财产保全措施不是永久性的,在离婚案件审理期间或者执行完毕后,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解除保全。财产保全制度是保障当事人财产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在离婚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当事人转移、变卖、隐匿共同财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当事人也应当注意谨慎行使申请财产保全的权力,避免滥用或过度保全的情况发生。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