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事人承担保全担保费规定
时间:2025-05-01
在诉讼过程中,诉讼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之前或者在诉讼过程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争议的财产依法采取暂时扣押或者冻结的措施,以保证将来判决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诉讼保全担保,是人民法院在受理申请人的诉讼保全申请时,要求其提供的,用于担保申请人赔偿被申请人因错误保全可能遭受的财产损失。诉讼保全担保费,是指担保机构接受诉讼当事人的委托,为其提供诉讼保全担保,依法收取的费用。
诉讼保全担保费由当事人承担,这是在《民事诉讼法》《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诉讼保全担保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那么,当事人承担保全担保费规定具体是怎样的呢? 诉讼保全担保费如何计算? 诉讼保全担保费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 现在,我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诉讼保全担保费由当事人承担。诉讼保全担保费,是指担保机构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为其提供诉讼财产保全担保,依法收取的费用。
《诉讼保全担保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人民法院、担保机构办理诉讼保全担保,适用本办法。诉讼保全担保,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申请人的诉讼保全申请时,要求其提供担保,用于保证申请人赔偿被申请人因错误保全可能遭受的损失。
由此可见,当事人申请诉讼保全,人民法院要求其提供担保的,当事人可以委托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并依法承担诉讼保全担保费。
诉讼保全担保费如何计算,根据《诉讼保全担保管理办法》的规定,诉讼保全担保费的收费标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根据担保金额和实际占用天数,按照复利计算。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诉讼保全担保费由人民法院根据担保金额决定。人民法院决定担保金额,应当综合考虑申请保全的数额、纠纷的性质、被申请人的财产状况等因素。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注册资产评估机构和诉讼保全担保机构有关问题的规定》的规定,人民法院确定诉讼保全担保金额,应当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保全数额,并综合考虑纠纷的性质、被申请保全人的财产状况等因素。人民法院确定的担保金额不得低于申请人申请保全的数额。人民法院确定的担保金额,一般不高于申请人申请保全的数额的百分之三十。
诉讼保全担保费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接受申请人的财产保全申请,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或者担保不充分的,人民法院可以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应当通知被申请人并询问其意见。人民法院决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并记入卷宗。人民法院采取错误保全措施造成被申请人损害的,应当对被申请人因错误保全所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书中对赔偿责任一并作出裁判。人民法院采取错误保全措施,申请人不赔偿被申请人损失或者人民法院未对申请人执行赔偿,被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由此可见,诉讼保全担保费一般由申请人承担。如果人民法院采取错误保全措施造成被申请人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可以从申请人交纳的诉讼保全担保费中支付赔偿费用。
综上所述,当事人承担保全担保费,是人民法院在受理申请人的诉讼保全申请时,要求其委托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并依法收取的费用。诉讼保全担保费,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根据担保金额和实际占用天数,按照复利计算。诉讼保全担保费一般由申请人承担。如果人民法院采取错误保全措施造成被申请人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各位读者朋友,如果您在诉讼过程中需要申请诉讼保全,一定要注意了解诉讼保全担保费的相关规定,避免因不熟悉规则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