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农民工工资银行保函
时间:2024-10-15
河南省是农民工大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参与到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他们的工资收入成为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然而,如何保障农民工工资的及时足额支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河南省在农民工工资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农民工工资银行保函”制度就是一个有益探索和尝试。
“农民工工资银行保函”是指银行应承包人申请,为承包人向项目业主出具的、担保承包人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书面承诺。该保函是银行的一种担保性函证业务,具有独立性、便捷性、灵活性等特点,可以有效保障农民工工资的及时足额支付,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农民工工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由于一些施工企业资金实力不足、用工管理不规范等原因,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了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明确要求“研究建立建筑业工资保证金制度、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等”。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再次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建筑企业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劳务输出大省,农民工群体数量庞大,保障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尤为重要。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问题,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民工工资银行保函”制度,并于2018年11月印发《河南省农民工工资银行保函管理暂行办法》(豫人社〔2018〕43号),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
“河南省农民工工资银行保函”制度是指在河南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承包人,在未拖欠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的前提下,可向银行申请农民工工资保函,银行审核通过后,向项目业主出具保函,承诺承包人若拖欠农民工工资,银行将承担代为支付的责任。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申请农民工工资保函的主体是施工承包人,包括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和专业承包单位。承包人应具有法人资格,信誉良好,财务制度健全,内部管理规范,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并承诺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
承包人申请农民工工资保函,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是未拖欠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二是工程项目已办理施工许可证;三是工程项目已落实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和实名制管理制度;四是承包人与银行签订农民工工资保函合作协议;五是承包人按银行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并缴纳保函费用。
农民工工资保函的流程包括申请、审核、出函、备案、支付、解除等环节。承包人向银行提出保函申请,银行审核承包人资质和相关资料后,出具保函文本,并报送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承包人拖欠农民工工资时,银行应根据保函约定,及时代为支付农民工工资。拖欠工资问题解决后,承包人向银行提出解除保函申请,银行审核后解除保函。
农民工工资保函的金额,按照工程合同中涉及的农民工人数和工资标准计算,一般不低于工程合同总价的10%。银行出具保函后,承包人应按约定向银行缴纳保函费用,保函费用可一次性缴纳,也可分期缴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农民工工资银行保函制度的监督管理,指导和督促银行规范开展保函业务,协调解决保函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加强风险控制,确保保函业务稳健运行。
“河南省农民工工资银行保函”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一方面,有效保障了农民工工资的及时足额支付。通过银行保函,将农民工工资支付纳入金融监管体系,由银行对工资支付进行信用担保,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拖欠工资行为的发生,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促进了建筑企业的规范化管理。银行保函的实施,促使施工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用工行为,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提升了企业的信用水平和社会形象。
同时,该制度也为银行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银行通过开展农民工工资保函业务,拓展了业务范围,增加了客户群体,提升了社会形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此外,该制度还推动了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直接管理向宏观监管转变,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了政府职能的优化。
“河南省农民工工资银行保函”制度,是河南省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方面进行的一项创新探索,具有以下创新之处:
该制度将银行引入农民工工资支付体系,由银行为农民工工资支付提供担保,改变了以往由施工企业直接支付工资的模式,将农民工工资支付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利用银行的信用优势和资金实力,有效保障了工资支付的安全性,提升了工资支付的规范化水平。
该制度创新了政府职能监管方式,由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监管转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不再直接参与工资支付过程,而是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发挥银行等市场主体的作用,利用市场机制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优化,提升了监管效率。
该制度促使建筑企业转变用工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企业为了获得银行保函,必须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用工行为,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提升企业的信用水平和社会形象,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河南省农民工工资银行保函”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该制度,更好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建议:
目前,一些施工企业和农民工对农民工工资保函制度还不了解,导致制度的实际应用效果打折扣。因此,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施工企业和农民工宣传解读该制度,提高知晓率和应用率,让更多人了解和使用农民工工资保函。
农民工工资银行保函制度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建、银行等多个部门,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建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