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裁中的财产保全ppt
时间:2024-06-08
## 一、引言
在商事交易日益频繁的今天,合同违约等纠纷时有发生。为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对方当事人转移、隐匿财产,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至关重要。本ppt将重点围绕仲裁中的财产保全展开,详细介绍相关概念、法律依据、申请条件、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旨在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该法律手段。
## 二、财产保全概述
### 2.1 概念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在案件受理前或审理过程中,为防止当事人(主要是被申请人)转移、隐匿、变卖、损毁财产,依法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以保证将来生效法律文书能够得到执行,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 2.2 分类
财产保全根据申请时间可分为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根据采取机关不同可分为法院财产保全和仲裁财产保全。
## 三、仲裁中的财产保全
### 3.1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八条、五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司法解释》第三十五条至第四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 3.2 申请条件
1. 申请人需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仲裁协议,且争议事项属于该仲裁协议约定的范围。
2. 申请人需提供担保,担保的方式和数额由仲裁委员会决定。特殊情况下,仲裁委员会可以决定申请人不提供担保。
3. 申请财产保全的请求事项应当与其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请求相关联,且申请有正当理由,即申请人需证明被申请人有转移、隐匿、变卖、损毁财产的行为,或有证据证明存在财产被转移、隐匿、变卖、损毁的风险。
### 3.3 申请流程
1. **提交申请书:**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如仲裁协议、财产线索、财产损失风险的证明等。
2. **仲裁委员会审查:**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形式审查主要审查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实质审查主要审查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3. **作出决定:**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需作出是否采取财产保全的决定。决定采取财产保全的,应当制作财产保全决定书,并及时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决定不采取财产保全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
4. **执行保全:**仲裁委员会作出财产保全决定后,需及时将决定书送达被申请人所在地的法院执行。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决定是否执行。
### 3.4 注意事项
1. 财产保全申请应在申请仲裁前或仲裁程序进行中提出。
2. 申请财产保全应及时提出,避免因时间延误而导致财产无法保全。
3. 申请材料要齐全、真实,并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身主张。
4. 需按照仲裁委员会的要求提供担保,否则可能导致申请被驳回。
5. 财产保全并非最终救济手段,申请人还需及时启动仲裁程序,以最终解决争议。
## 四、典型案例
### 案例一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约定由乙公司向甲公司提供一批货物。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支付了货款,但乙公司迟迟未发货。后甲公司得知乙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有转移财产的嫌疑,于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财产保全,请求冻结乙公司银行账户上的部分资金。仲裁委员会审查后认为甲公司申请符合法律规定,遂作出财产保全决定,并由法院执行冻结了乙公司相应银行账户。
### 案例分析
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存在有效的买卖合同,且约定了仲裁条款。在乙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并存在转移财产嫌疑的情况下,甲公司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财产保全符合法律规定,其权益最终得到了保障。
## 五、结语
财产保全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在仲裁程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和个人在面对争议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