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审中能否申请财产保全
时间:2024-07-28
二审中能否申请财产保全
二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重要阶段,旨在纠正一审程序中的错误,确保案件处理的公平公正。在二审程序中,当事人往往面临着判决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方当事人可能转移、隐匿财产的风险。为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申请财产保全成为当事人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那么,在二审程序中,当事人是否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呢?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二审中申请财产保全的法律依据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财产保全的申请阶段并没有作出明确的限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申请有错误的,裁定驳回。当事人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从上述法律条文可以看出,法律赋予了法院在诉讼过程中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权力,并没有限定只能在一审阶段申请。因此,从法理上讲,当事人可以在二审程序中申请财产保全。
二、二审中申请财产保全的条件
虽然法律允许在二审阶段申请财产保全,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可以申请,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 存在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或造成其他损害的情形
这是申请财产保全的必要前提条件。实践中,常见的情形包括:
被申请人存在转移、隐匿、变卖财产的行为; 被申请人的财产状况恶化,资不抵债; 其他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或造成申请人其他损害的情形。2. 申请财产保全的范围和数额应当与被申请人可能承担的责任范围相适应
财产保全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判决的顺利执行,其范围和数额应当与被申请人可能承担的责任范围相适应,而不应超过合理的限度。例如,如果案件的标的额为10万元,申请人要求对被申请人价值100万元的房产进行保全,则显然超出了合理的限度。
3. 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应的担保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这是为了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同时也为了保障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实践中,常见的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等。
三、二审中申请财产保全的程序
在二审程序中申请财产保全,一般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1. 提出申请
当事人可以在二审答辩期届满前,向二审法院提出书面申请,也可以在二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口头申请,由二审法院记入笔录。
2. 提供证据
申请人应当提供相关证据,证明符合申请财产保全的条件,例如被申请人存在转移财产的行为、被申请人的财产状况等。
3. 提供担保
申请人应当按照二审法院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担保。
4. 法院审查
二审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并在五日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四、二审中申请财产保全的注意事项
在二审程序中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把握申请时机
二审程序相对一审程序较为简短,当事人应当及时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把握申请时机。如果等到二审判决作出后再申请财产保全,则可能为时已晚。
2. 搜集充分的证据
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因此当事人应当在诉讼过程中注意搜集、固定相关证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向法院提交。
3. 选择合适的担保方式
不同的担保方式,其成本和风险各不相同。当事人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担保方式。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二审程序中是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的。当事人如果在二审程序中发现存在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或造成其他损害的情形,应当及时向二审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然,在申请财产保全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相关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以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申请被驳回。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