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移法院保全的财产
时间:2024-06-01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被采取保全措施的财产,当事人擅自转让、处分或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或者司法拘留。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转移法院保全的财产构成情节严重及刑事犯罪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对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或者司法拘留;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对人民法院已经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擅自处分,造成损害的;(二)对人民法院依法采取保全措施的财产,转移、隐匿、毁损的;(三)对人民法院已经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实施其他妨害执行行为的。
对于转移法院保全的财产是否构成情节严重及刑事犯罪,人民法院在具体处理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转移财产的数额 转移财产的方式和手段 转移财产的目的 转移财产造成的后果 当事人的主观态度和认罪悔罪表现实践中,人民法院对于转移财产数额较大、方式恶劣、目的明显、造成严重后果、主观恶性较大且不积极认罪悔罪的当事人,一般会认定为情节严重及刑事犯罪。
转移法院保全财产的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对人民法院已经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拒不交出或者转移、隐匿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同时,对于转移法院保全财产的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其他刑事犯罪,例如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诈骗罪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处理。
转移法院保全财产的民事责任
转移法院保全财产的当事人,除了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外,还需承担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赔偿损失转移财产的当事人应当对因其行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包括被查封财产的价值损失、诉讼费用、执行费用等。
返还财产人民法院可以责令转移财产的当事人将转移的财产返还给人民法院,并采取强制措施,必要时可以追究其拒不执行判决的刑事责任。
转移法院保全财产的预防措施
为防止当事人转移法院保全财产,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前了解当事人的财产状况 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加强保全措施的执行 对转移财产的当事人依法追究责任 完善制度,加强司法协作律师提醒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切不可擅自转移、处分或提供担保法院已经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以免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如果当事人确实有正当理由需要处分保全财产,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经人民法院批准后方可处分。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