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诉前财产保全和诉中保全
时间:2025-04-04
在民事诉讼中,诉讼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在诉讼过程中,为保障将来的判决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依法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行为采取的临时性强制措施。其中,根据采取保全的阶段不同,可以分为诉前财产保全和诉中财产保全。那么,什么是诉前财产保全和诉中财产保全呢?
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在起诉前,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可以是准备起诉的一方,也可以是准备应诉的一方。
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一般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向人民法院申请。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 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对申请人的申请及相关证据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诉前财产保全的条件。 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人民法院会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并作出相应的裁定。 人民法院执行。人民法院会通知相关机构或人员执行财产保全措施,如冻结银行账户、查封房产等。诉前财产保全的效力一般持续到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如果申请人胜诉,诉前财产保全的效力持续到判决执行完毕;如果申请人败诉,人民法院会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诉中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原告或者被告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诉中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只能是已经起诉或者已经应诉的一方。
诉中财产保全的申请程序与诉前财产保全类似,一般包括向人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人民法院执行等步骤。
诉中财产保全的效力一般持续到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如果申请人胜诉,诉中财产保全的效力持续到判决执行完毕;如果申请申请人败诉,人民法院会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诉前财产保全和诉中财产保全都是民事诉讼保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仍然存在一些区别:
申请时间不同。诉前财产保全是在起诉前申请的,诉中财产保全是在诉讼过程中申请的。 申请人范围不同。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可以是准备起诉的一方,也可以是准备应诉的一方;诉中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只能是已经起诉或者已经应诉的一方。 申请条件不同。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条件包括情况紧急、具有起诉的理由、具有被保全人的行为或者情况可能使其胜诉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其他损害的证明;诉中财产保全的申请条件包括情况紧急、具有起诉或者应诉的资格、具有被保全人的行为或者情况可能使其胜诉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其他损害的证明。 效力持续时间不同。诉前财产保全的效力一般持续到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诉中财产保全的效力一般持续到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并执行完毕。综上所述,诉前财产保全和诉中财产保全都是民事诉讼中重要的财产保全制度,对于保障将来的判决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具有重要意义。二者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在申请时间、申请人范围、申请条件、效力持续时间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申请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或诉中财产保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