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置被保全财产的后果
### 一、被保全财产的定义
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被保全财产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诉讼或者执行过程中,为保障胜诉方的债权实现,对被告方或者其他义务人的财产依法采取控制措施,禁止其处分的财产。
### 二、处置被保全财产的行为和后果
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处置被保全财产。擅自处置被保全财产的行为属于违法,将承担以下后果:
#### 1. 民事后果
* **无效行为:**未经法院许可,对被保全财产的处置行为无效,不能产生转移所有权或占有的法律效果。
* **损害赔偿:**擅自处置被保全财产的行为造成损失的,侵权方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
#### 2. 行政后果
* **行政处罚:**未经法院许可处置被保全财产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拘留等。
#### 3. 刑事后果
* **构成犯罪:**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擅自处置被保全财产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如妨害执行公务罪、非法处置查封冻结财产罪等。
### 三、处置被保全财产的例外情况
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处置被保全财产:
#### 1. 法院许可
人民法院出于财产保全需要或其他特殊原因,可以许可处置被保全财产。
#### 2. 法律规定
法律明确规定,某些特定的被保全财产可以处置,例如:
* 价值明显过高、易于变质的物品
* 日常生活必需品
* 农、林、牧、渔产品
* 其他法律规定的特殊财产
### 四、解除保全措施
在以下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 1. 申请被驳回或撤诉
* 人民法院驳回原告的申请或者原告撤诉的,应立即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 2. 当事人提供担保
* 被告方或者其他义务人提供法院认可的担保的,可以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 3. 其他情形
* 原告的债权得到清偿
* 保全措施不再必要
* 根据法律规定或者人民法院裁定
### 五、处置被保全财产的程序
在人民法院许可处置被保全财产的情况下,处置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 1. 拍卖变卖
* 通过公开拍卖或者变卖的方式处置被保全财产。
#### 2. 转让
* 将被保全财产转让给第三人。
#### 3. 其他处置方式
* 根据被保全财产的具体情况,采用其他法院认可的处置方式。
### 六、处置被保全财产的争议解决
涉及处置被保全财产的争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 1. 复议
* 利害关系人对人民法院处置被保全财产的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 2. 申诉
* 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
#### 3. 起诉
* 对人民法院处置被保全财产的决定认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七、案例分析
**案例一**
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人民法院裁定查封李某名下的房屋。李某未经法院许可,将查封的房屋出售给王某。法院后依法撤销该房屋买卖合同,李某构成妨害执行公务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二**
原告赵某与被告孙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中,人民法院裁定查封孙某名下的轿车。孙某向法院申请,请求将查封的轿车变卖,所得价款用于日常生活开销。法院经审查,认为孙某申请合理,同意将查封的轿车变卖处理。
### 八、总结
处置被保全财产是一种保障债权实现、维护司法权威的措施。未经法院许可处置被保全财产的行为属于违法,将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后果。相关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律规定,正确处置被保全财产。
上一篇 : 罗湖财产保全律师电话咨询
下一篇 : 法院扣押的财产要保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