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产保全可以终审吗多久
时间:2025-04-02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自己正在与他人打财产纠纷官司,担心对方转移财产,无法执行判决。或者,自己已经得到一审判决,但对方不服上诉,案件进入二审阶段,自己担心判决最终未能执行,想要进一步申请财产保全。那么,财产保全可以终审吗? 在二审阶段,财产保全的有效期又是多久?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申请或者自己主动采取的一种临时措施,依法限制被申请人处分的有关财产,从而保障申请人能够胜诉判决得到实际执行。
在司法实践中,财产保全分为诉讼保全和强制执行保全两种。诉讼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双方的争议财产采取的临时限制处分措施,以保证未来判决能够得到实际执行。强制执行保全则是指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的限制财产处分措施,以保障生效法律文书能够得到实际执行。
对于诉讼保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情况,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一)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为防止当事人一方在判决宣告之前转移争议的财产,或者人民法院因情况紧急,需要在判决前采取临时措施的; (二) 申请人就其请求提供相应的证据,人民法院审查认为,申请人的主张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初步能够成立的。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对当事人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
对于强制执行保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执行判决和其他生效法律文书,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变价、拍卖、变卖财产等多种执行措施。人民法院采取执行措施时,应当通知被执行人。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或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时,可以对被执行人财产采取强制执行保全措施。
综上所述,无论是诉讼保全还是强制执行保全,人民法院在诉讼和执行过程中,均有权对当事人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因此,财产保全不仅可以在一审阶段申请,也可以在二审、再审等阶段申请。也就是说,财产保全可以终审。
在二审阶段,人民法院对一审财产保全措施是否继续生效,有以下两种情况:
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一审判决。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判决、裁定和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按照法律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应当及时执行。因此,如果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一审判决,则一审判决生效,人民法院在一审时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继续有效,直至判决执行完毕。
人民法院二审不维持一审判决。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应当根据利害关系人提供担保,或者申请人提供财力证明,确定保全财产的数额和期限。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申请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起诉。申请人逾期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因此,如果人民法院二审不维持一审判决,则一审判决不生效,人民法院在一审时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不再有效,人民法院将解除财产保全。
在实践中,人民法院为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通常会在二审时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如果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继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则会裁定继续保全; 如果人民法院认为没有必要继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则会裁定解除保全。
案例一: A公司与B公司发生经济纠纷,A公司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人民法院裁定冻结B公司银行账户100万元。人民法院一审判决B公司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100万元,B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一审判决。该案中,人民法院在一审时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在二审时继续有效,直至判决执行完毕。
案例二: C公司与D公司发生合同纠纷,C公司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人民法院裁定查封D公司房屋一套。人民法院一审判决D公司向C公司支付合同违约金50万元,D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人民法院二审不维持一审判决,改判D公司支付违约金30万元。该案中,人民法院在一审时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在二审时不再有效,人民法院将解除对D公司房屋的查封。
综上所述,财产保全不仅可以在一审阶段申请,也可以在终审阶段申请。在二审阶段,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一审财产保全措施是否继续有效。如果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一审判决,则一审判决生效,财产保全继续有效; 如果人民法院二审不维持一审判决,则一审判决不生效,人民法院将解除财产保全。申请人可以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根据案件情况,向人民法院申请继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