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提供机构:工程类银行保函,诉讼类财产保全担保函,履约保函,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

财产保全费承担的法律依据是

2023-05-03

财产保全费承担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财产保全是指为防止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将可供执行的财产转移、隐藏致使债权人不能通过执行保全措施保障债权而采取的法律措施。在资源配置中,保全是财产执行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其目的是保证行政机关或私人团体在强制执行时所处的法律地位不会劣于在未进行执行工作前所处的法律地位,从而使他们的法益得以不受损害或减损的最佳途径。

那么对于保全费用,由谁来承担呢?这需要我们对于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了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经人民法院同意的,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或者提供相应的保全费用;担保或者保全费用不足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拒绝受理。”可以看出,根据法律规定,申请人需要提供担保或者相应的保全费用。那么如果申请人提供不了担保或保全费用,人民法院就会拒绝受理。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执行费用由被执行人负担,除非另有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对请求减免执行费用的申请,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作出决定。”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财产保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申请执行财产保全的当事人在执行财产保全期间不得主张权利追溯。”

综合以上法律规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中,申请人需要提供担保或者保全费用,被执行人需要承担执行费用,同时被执行人不能主张权利追溯。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由于企业或个人无力承担担保或保全费用,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减缓或免除。而对于保全费的收缴,人民法院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结算,确保保全费用的合理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在实践中,财产保全费的承担往往受到相关法律规定及审判实践的制约。对于权利人而言,提升对保全程序及费用的认知和了解,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而对于法官而言,也应当更多地权衡当事人的利益和通畅司法的需要,避免保全费的不当收取或者拖延执行。

联系我们

我们期待与您合作

微信咨询

yzs226

复制微信号

电话

134-5682-7720

拨打电话
微信号已复制: yzs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