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提供机构:工程类银行保函,诉讼类财产保全担保函,履约保函,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

财产保全费承担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2023-05-03

财产保全费承担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中,为了保障被申请人在诉讼程序结束后能够满足执行上的需要,申请人向法院申请的一种措施。财产保全费用则是指在进行财产保全时,因为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而产生的各项费用。

在我国,财产保全的承担原则是比较灵活的,根据申请人的主张和审判机关的具体裁量,原则上可以由申请人、被申请人、执行程序中的被执行人等多种人承担。下面是一些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 100 条规定,申请财产保全应当提交保全费。在此规定下,申请人首先需要自行承担财产保全费用,并在后续程序中依据审判机关的裁量,给予申请人一定的费用补偿或者让对方承担部分或全部费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程序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程序法》第 62 条规定,财产保全措施实施后,申请人应当向法院支付具体的财产保全费用。当申请人不及时支付时,执行法院可以依据规定的程序解除保全措施,同时申请人承担与保全措施解除有关的费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解释》第 2 号规定了关于财产保全费用承担的几个具体情形。当申请人最终胜诉的时候,则被申请人承担一切财产保全的费用。当申请人在判决有关财产让与、赔偿、返还、支付、履行等方面获得全部或者部分胜诉,则可以要求被申请人承担相应的保全费用。而如果申请人败诉,则申请人应当自行承担全部财产保全的费用。

综上,财产保全费承担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程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解释》。在具体的诉讼中,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在审判机关的裁量下进行合理的费用承担。同时,申请人应当注意及时支付保全费用,以避免费用承担的后果。

联系我们

我们期待与您合作

微信咨询

yzs226

复制微信号

电话

134-5682-7720

拨打电话
微信号已复制: yzs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