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一项法律程序,用于保护财产不受意外损失或者债务等方面的影响。为了进行财产保全,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手续和程序。本文将介绍财产保全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手续。
一、财产保全的内容:
1、财产保全标的
财产保全标的是指涉及财产权利或者财产利益的权利争议。一旦产生争议,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可以进行财产保全。
2、财产保全内容
财产保全主要包括: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措施。其中,查封是指限制财产流通,确保权利争议解决后当事人强制执行的可行性;扣押是指暂时占据、管理或保留财产,防止财产外流、转移或变卖;冻结财产则是指限制财产拥有人对财产的支配权。
二、财产保全的手续:
1、申请财产保全
当事人应该向被申请人所在地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其中包括:申请书、保全证据、财产保全措施申请、财产保全履行能力证明等。
2、法院立案
当被申请人收到法院送达的财产保全通知书后,被申请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
法院审理后,如有必要可以在法院立案后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保全措施。如果被申请人拒绝履行保全决定,则法院可以强制执行财产保全措施。
3、执行财产保全措施
当法院依法对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时,财产保全期间,被申请人不得转移、转让、销售被查封、扣押和冻结的财产。
4、申请解除财产保全
当被申请人认为行使财产保全权利的情况不成立时,应及时向法院提交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以上就是财产保全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手续。财产保全不但可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可以避免财产被侵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