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的利与弊
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或仲裁程序中,通过法律方式冻结被申请人的财产以保证未来可能的赔偿需要。它可以有效地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但也有一些缺点。本文将探讨财产保全的利与弊。
利:
1. 保护申请人权利。如果被申请人会对其财产进行转移或其他处理,导致申请人难以获得赔偿时,财产保全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2. 提高对被申请人的约束力。财产保全可以对被申请人施加强制措施,促使其合法、诚信地履行法律责任,减小被申请人违法的可能性。
3. 防止被申请人多头借贷。在财产保全的限制下,被申请人的信用记录将受到影响,使其难以获得更多的贷款,从而尽可能地避免产生新的债务。
弊:
1. 影响被申请人的生活。财产保全会限制被申请人支配其个人财产的自由,对其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对其正常运作带来不利影响。且财产被冻结期间过长,对被申请人的生活造成负担。
2. 延长诉讼周期。财产保全的程序需要较长的时间和高昂的成本,极大的延长了诉讼的时间周期,给双方都带来了诸多不便。
3. 给恶意申请人提供机会。财产保全程序可以被滥用,当恶意申请人利用这种程序带来诉讼风险的威胁来达到敲诈勒索的目的时,将严重影响到被申请人的利益。同时,这种程序的使用还会导致一些追债公司和催收公司利用程序漏洞进行恶意滥用。
综上所述,财产保全的利与弊并存。在运用这种程序时,需注重总结利弊,看重法律程序,尽量减少程序对被申请人的影响,避免程序将其推入更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