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纠纷的频繁发生,诉讼保全财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保障了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合法权益。那么,诉讼保全财产主要适用于什么情形呢?本文从主要适用情形、诉讼保全的程序及要求等方面来详细阐述。
首先,诉讼保全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一、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或者违反法律规定要求给付一定数额的钱款或者财产,或者有转移、隐匿财产的情况,申请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保全措施,保全当事人的权益。
二、基于合同等因素,涉及财产权益的纠纷。如有一方违约、欺诈等行为,致使另一方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此时可以申请诉讼保全。
三、在知识产权、商标、专利等案件中,涉及到许可使用、转让等行为,可能会给相关财产带来损失,需要对财产进行保全。
以上三种情况是诉讼保全主要适用的场景。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诉讼保全的程序及要求。
二、诉讼保全的程序及要求
1、保全申请的适格性要求
申请诉讼保全,应当具备诉讼请求的合法性、具有保全权利和利害关系等适格性要求。
2、保全申请的要件
诉讼保全申请应当具备下列要件:
(1)具体的保全请求和事实依据:
诉讼保全的内容是为了保全什么财产,保全的原因是什么,要说明清楚。
(2)提供担保:
在申请诉讼保全时,往往需要提供担保。
(3)提交相关证据:
申请诉讼保全,必须提交事实依据材料。
3、诉讼保全的形式
保全的形式分为公示和不公示两种。公示指的是申请人会在新闻媒体上公布申请,让被申请人知晓;不公示则是不会对外进行宣传。
4、诉讼保全的效力
保全决定的效力与民事判决相同。在采取措施后,必须保证执行力。
在确认被诉讼一方存在需保全的事实的情况下,诉讼当事人依据法律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诉讼保全措施,达到保全财产的目的。通过本文的介绍及解析,相信读者对诉讼保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