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提供机构:工程类银行保函,诉讼类财产保全担保函,履约保函,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

诉讼保全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2023-04-14

诉讼保全是诉讼过程中的一项紧急程序,主要用于保障诉讼权利和财产安全。相应的规定包括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多个法规。本文将着重介绍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保全的相关规定。

一、诉讼保全的适用范围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保全是为了保护诉前或诉中有关人的权利和财产安全而采取的一项紧急程序。适用范围主要包括: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

1. 诉前保全

诉前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开始前,当事人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和财产安全,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此时,申请人可同时申请先予执行。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1)诉讼标的为财产性纠纷,但是被申请保全的财产有可能在诉讼过程中被转移、隐匿、损毁等,导致难以执行判决。

(2)当事人担心被告可能会向第三人转移财产导致难以执行判决。

(3)诉讼标的为知识产权、网络侵权等无形财产权益的纠纷。

2. 诉中保全

诉中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申请采取保全措施。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1)当事人担心有可能被告将财产转移或隐匿。

(2)被申请保全的财产可能损坏或丧失。

(3)存在证据可能被毁灭或灭失的情况。

二、诉讼保全的保全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保全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法院指定或委托专业机构保管、查封、冻结或扣押被申请人的财产。一般情况下,财产保全是诉讼保全中被申请人最常面对的保全措施,它不仅能够限制被申请人的消费行为,更重要的是起到了保全被申请人的财产的作用,以便保证传统的判决效力得到有效实施。

2. 行为保全

行为保全是指法院命令被申请人停止或者禁止某些行为,如停止侵权、禁止拍卖等。行为保全可以保障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其在诉讼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3. 证据保全

证据保全是指法院采取必要保护措施,保全与争议有关的证据,以确保争议事实的真实性、客观性。证据保全的采取既有助于发掘争议事实,防止证据灭失,也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权利。

三、诉讼保全程序

1. 申请程序

诉讼保全的程序分为申请程序和审查程序,当事人应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保全申请,写明保全请求的事实和理由,并提供相应证据。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口头、书面或者电子申请方式向法院提出保全申请。

2. 审查程序

法院收到当事人的保全申请后,应当在48小时之内作出审查决定。若决定采取保全措施,则在3日内颁发保全裁定书,并通知当事人与被保全人。若法院不予支持保全申请,则应当在3日内作出不予支持的裁定,并向当事人和申请保全的人告知理由。

3. 处理程序

在诉讼保全过程中,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法院的调查,以便保全程序的顺利进行。同时,当事人还应当对因保全措施造成的赔偿责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保全期间,被保全人如对保全措施有异议,应当向法院申请复议或者起诉。

综上所述,诉讼保全是在诉讼过程中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而采取的一项紧急程序。在适用及申请诉讼保全时,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以确保该程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法院,以便该程序能够得以圆满执行。

联系我们

我们期待与您合作

微信咨询

yzs226

复制微信号

电话

134-5682-7720

拨打电话
微信号已复制: yzs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