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保全是指当当事人在诉讼中存在一定的情况和事实的基础时,利用法律保障手段,保障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益。本文将介绍诉讼保全的法律规定。
一、 概念和种类
诉讼保全是指在诉讼中为了防止被告在诉讼期间采取损害当事人利益的行为所采取的法律程序。目前,我国的诉讼保全可以分为两类,即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因被申请人采取行动而使执行困难的情况,从而保证申请人的利益得到保障。财产保全的具体方法包括查封、扣押、冻结、划拨、变价、拍卖等等。
证据保全是指为了保证当事人在诉讼中证明自己权利的合法性,申请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在证据保存期限内进行相应的证据保全措施,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不受到损害。证据保全包括保全行为和保全令。
二、 可以申请诉讼保全的情形
1. 紧急情况下可能发生不能弥补的损失。
2. 提供证据的行为或者欲采取的保全措施,属于侵害申请人合法权益、或者可能为诉讼的进行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
3. 难以追究法律责任,而影响申请人合法权益的保全。
4. 欲保全的财产来源于没有太多联系的地方,难以追讨的情况。
5. 申请人可以提供多方面事实证据,但是部分证据无法提供证明,需要法院提供保全帮助的情况。
三、 申请诉讼保全的程序
1. 申请人需要根据本案情况起草申请书,申请书中需要清晰地叙述申请人的相关情形,附上相应的证明材料。
2. 申请书可以通过书面、口头、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申请,但要保证以书面形式提交申请。
3. 申请人需要支付相应的保全费用,保证申请人有能力支付。
4. 审查通过之后,法院会迅速展开调查和审核,根据具体情况对申请作出相关保全措施的决定。
四、 注意事项
1. 在申请时要明确其目的,避免以此为借口进行不正当的行为。
2. 申请人要保证提交的证据和材料真实合法。
3. 申请人要避免恶意申请,因为恶意申请会对申请人本身造成损失,也会影响到申请人的诉讼权利。
诉讼保全作为一种有效的保障当事人权益的措施,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上是诉讼保全的法律规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