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民事纠纷的情况并不鲜见。一旦发生纠纷,当事人往往需要通过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民事纠纷起诉流程和费用由谁承担呢?
一、民事纠纷起诉流程
1. 出具起诉状
当事人对于对方的犯罪行为或者民事纠纷有不满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诉,需要先填写完整的诉状并加盖个人印章。如果当事人缺少法律知识,也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帮助填写。
2. 庭前调解
收到起诉状后,人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并在合法范围内进行调解。如果当事人同意调解并达成协议,可在庭审前结束案件。
3. 庭审
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或不同意调解,人民法院将安排庭审。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提供证据进行辩论。如果有必要,法院还可以派遣鉴定人出具评估鉴定意见,给出法律裁决。庭审结束后,法院向当事人发出判决书。
二、费用由谁承担
在民事纠纷的起诉过程中,涉及到的费用主要包括:律师费、诉讼费、鉴定费、执行费等。
1. 律师费
律师费是委托律师代理所产生的费用。如果当事人选择自己进行诉讼,即“自诉”,则不需要承担律师费。如果选择委托律师代理,则需要承担律师费用。在案件判决时,若被告败诉,则由被诉方承担律师费用。
2. 诉讼费
诉讼费是民事案件审理中的必备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审理费、执行费等。一般情况下,根据案件涉及金额的大小和要求赔偿的数额来计算,由败诉一方承担。
3. 鉴定费
在民事纠纷的案件中,有时需要进行鉴定。鉴定费用一般由需要鉴定的当事人先垫付。在判决中,若鉴定证明对方的责任,并被采纳,费用由败诉一方承担。
4. 执行费
如果判决结果需要进行执行,则需要支付执行费用。执行费用一般由败诉方承担。
总的来说,在民事纠纷的案件中,费用由诉讼的当事人负担。当事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诉求有充分的准备,在起诉之前对案件进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