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提供机构:工程类银行保函,诉讼类财产保全担保函,履约保函,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

诉前财产保全的法律法规

2023-03-22

诉前财产保全的法律法规

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开始前,为保障诉讼权利而采取的一系列法律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告隐匿、转移、毁损或者丧失财产等行为给原告带来损失,从而保障原告的合法权益。那么,关于诉前财产保全,我们应该了解哪些法律法规呢?

第一、关于法律适用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诉讼程序开始前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具体包括缴纳保证金、查封财产、冻结存款、股权、有价证券或者其他财产等。

第二、关于保全措施的适用条件:

在具体实践中,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原告必须在诉讼请求方面具有明确的主张和证据;

二是在不采取保全措施不能保障原告合法权益或者可能导致证据难以收集的情况下,方可采取保全措施;

三是原告必须提供保全财产的初步估价,由法院决定保全的财产价值,财产保全措施的范围不得超过保全金额的范畴;

四是原告必须承担相应的保全责任,并制定具体的保全方案,确保保全措施的依法执行;

五是保全申请必须符合法定程序,按照规定进行申请和审查。

第三、关于保全权的救济程序:

由于诉前财产保全是在诉讼程序开始前采取的措施,因此当被申请财产保全一方对此不满意时,有被动执行的情况。如果当事人认为被采取的诉前财产保全措施侵犯了自己的财产权益,可以在保全决定作出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或解除保全措施。如果法院认为保全措施确有不当之处,应当及时变更或者撤销。

第四、关于违反保全措施的责任和追究的规定:

在诉前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如果被申请人蓄意毁损、转移或者隐匿保全对象财产,可以被申请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同时,如果被申请人在诉讼结束后保全措施生效前未提出异议,应当履行司法裁判结果,否则对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律文书,追究违反保全措施的责任。

综上所述,诉前财产保全是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当事人应依法合规采取保全措施,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联系我们

我们期待与您合作

微信咨询

yzs226

复制微信号

电话

134-5682-7720

拨打电话
微信号已复制: yzs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