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崛起,让网贷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一种热门投资方式。但随着投资者的增加,网贷风险也愈发凸显。2018年,《P2P网贷行业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发布后,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出现逾期、债务违约、跑路等情况,给投资人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很多投资人为了维护自身权益,选择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
所谓的财产保全,是指为了确保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其能够通过诉讼等方式获取到应有的赔偿而采取的措施。在网贷领域,诉前财产保全通常是指请求法院对借款人采取一系列预防性措施,比如查封、冻结财产等,以确保在诉讼过程中债权人的赔偿权利不受威胁。具体来说,财产保全可分为证据保全和执行保全两种形式。
诉前财产保全对于投资人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由于网贷市场缺乏监管,并且投资人通常缺乏与借款人直接沟通的机会,因此借款人在逾期或者违约后,很难及时追回本息。如果在事先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就可以有效避免借款人挪用或者转移资产的情况出现,为投资人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另外,在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时,也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考虑借款人的利益。因此,在提出财产保全请求时,需要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自己的债权确实存在,并向法院证明采取保全措施并不会对借款人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总体而言,诉前财产保全是一种常见的维权方式,可以有效保障投资人在网贷投资中的权益。但是,在提出保全请求时,需要充分了解法律规定、搜集充足的证据,并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