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很多人可能会遇到“诉中保全”这个概念,尤其是涉及财产纠纷时,法院可能会建议你申请保全对方的财产,以防止对方转移资产,导致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但很多人会疑惑:申请诉中保全要不要交担保费? 这笔钱谁来出?怎么算?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问题,让你彻底搞懂诉中保全的担保费是怎么回事。
诉中保全,全称“诉讼中财产保全”,是指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被告转移、变卖或隐藏财产,导致将来判决难以执行,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冻结、查封或扣押被告的财产。
举个例子:
张三借给李四50万,李四一直不还,张三起诉到法院。 张三担心李四在这期间偷偷把房子卖掉或者把钱转走,于是向法院冻结李四的银行账户或房产,确保将来胜诉后能拿到钱。这就是诉中保全的作用——防止对方“跑路”或“转移财产”。
答案是:一般需要!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诉中保全时,法院通常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这是因为:
防止恶意保全:如果随便一个人都能申请冻结别人的财产,可能会有人滥用,导致无辜的人财产受损。 保障被保全人的权益:如果保全错了(比如最后原告败诉),被保全的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而担保就是用来兜底的。法院接受的担保方式通常包括:
现金担保:直接交一笔钱给法院(比如保全金额的30%)。 保险公司保函:找保险公司开一份保函,费用比现金担保低(一般1%-3%)。 房产、车辆等实物担保:用房子、车子等做抵押(需法院认可)。 信用担保:部分法院接受银行或担保公司出具的信用担保函(但较少见)。如果是现金担保,法院一般会要求提供保全金额的20%-30%作为担保。比如你要保全对方100万的财产,可能需要交20-30万给法院。
如果是保险公司保函,费用通常是保全金额的1%-3%(不同保险公司收费不同)。比如保全100万,保费可能在1万-3万之间。
哪种更划算?
如果你手头资金充足,现金担保更直接,胜诉后可以拿回。 如果不想占用太多现金,保险保函更划算,但保费不退。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担保,但法律也规定了一些例外:
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等案件(涉及弱势群体权益)。 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劳动争议案件(劳动者申请保全一般可减免担保)。 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其他情形(比如对方明显在转移财产,情况紧急)。如果你符合这些情况,可以向法院申请免担保或降低担保比例,但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要看情况!
如果你胜诉: 现金担保可以申请退回。 保险保函的保费不退(相当于服务费)。 如果你败诉: 现金担保可能被用来赔偿对方损失(比如错误保全导致对方经营受损)。 保险保函则由保险公司赔付,你不需要额外掏钱。关键点:
保全错误要赔钱! 如果你申请保全错了(比如对方根本没转移财产),你可能要赔偿对方因保全造成的损失。 担保就是“保险”,防止你乱保全,避免对方无辜受损。✅ 一般需要交担保
(现金、保函或实物)。
✅ 担保费比例:现金20%-30%,保险保函1%-3%。
✅ 特殊案件可减免担保(如劳动纠纷、赡养费等)。
✅ 胜诉后退还现金担保,败诉可能用担保赔偿对方。
✅ 保全错误要赔钱,申请前要慎重!如果你正在打官司,担心对方转移财产,可以考虑申请诉中保全,但一定要算清楚担保成本,避免因操作不当增加额外负担。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清思路,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