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官司的时候,如果一方担心对方可能会转移、隐藏或变卖财产,导致自己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就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简单来说,就是让法院先把对方的财产(比如房子、车子、存款等)冻结或查封,防止对方偷偷处理掉。
申请财产保全时,法院通常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以防保全错误导致对方损失。传统方式是用现金、房产或银行保函担保,但这对普通人来说成本很高。于是,保险公司推出了“诉讼财产保全保险”,让申请人花较少的保费就能获得担保,降低维权门槛。
如果法院最终判决申请人败诉,或者保全的财产超出合理范围,导致被保全一方遭受损失(比如冻结了不该冻结的钱,影响对方经营),保险公司会按法院裁定的金额进行赔偿。
例子
:
张三起诉李四欠款100万,并申请冻结李四的银行账户。结果法院判张三败诉,李四因账户被冻损失了生意,法院裁定张三赔偿李四20万。这时,保险公司会替张三支付这20万。目前很多保险公司(如人保、平安、太保)都有这类产品,可以通过律师、法院合作渠道或直接联系保险公司购买。
保险公司会评估案件胜诉可能性,决定是否承保。如果风险太高,可能拒保或提高保费。
审核通过后,保险公司向法院出具《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保函》,作为担保凭证。
法院收到保函后,决定是否批准保全。如果批准,就会查封或冻结对方财产。
保费通常按保全金额的0.5%-3%收取,比传统担保方式便宜很多。
举例: 保全100万,保费可能在5000-3万之间,具体看案件风险。 小额案件(如10万)可能只需几百到几千元。影响保费的因素:
案件类型:经济纠纷、劳动纠纷等风险不同。 申请人信用:信用好的可能更便宜。 保全期限:时间越长,保费可能越高。不能,保费是服务费,无论输赢都不退。
不用,保险公司会赔,除非你是恶意诉讼。
一般是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可估值的财产,股票、珠宝等可能需要特别约定。
法院只会冻结实际查到的财产,如果对方真没钱,保险也没法变出钱来。
诉讼财产保全保险让普通人打官司更有底气,不用再担心“赢了官司拿不到钱”。如果你正面临经济纠纷,不妨咨询律师或保险公司,看看是否适合用这个工具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