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要冻结对方财产,这笔钱该谁出?
打官司的时候,经常听到“财产保全”这个词。简单说,就是怕对方偷偷转移财产,提前向法院申请把对方的房子、车子、存款等“冻住”,防止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但申请保全不是免费的,得交一笔费用。这笔钱到底该谁出?今天就用大白话讲清楚。
财产保全费用主要包括两块:
申请费:交给法院的钱,按保全金额比例计算,比如保全10万元,费用约520元(具体标准各地略有不同)。 担保费:法院怕你乱申请保全,可能要求你提供担保(比如找保险公司买保函、用自己房子抵押等),这部分也可能产生成本。打官司时,申请人(通常是原告)得先自掏腰包付保全费用。比如你起诉别人欠你50万,怕对方跑路,申请冻结他的账户,这时候你要先交申请费,还可能得买担保保险(保费大概几百到几千不等)。
为什么这样规定? 法院的逻辑是:保全是你主动申请的,自然得你先出钱。如果随便谁都能免费冻结别人财产,可能会有人恶意滥用,比如用保全拖垮对方生意。
关键来了!先垫钱不等于最终承担。官司打完,法院会根据判决结果决定费用由谁“报销”:
原告胜诉:保全费用由被告承担,原告之前垫付的可以找被告要回来。
举例:老张欠你10万不还,你申请保全花了1000元,法院判你赢,这1000元会加到老张的还款总额里(他还你10万+1000元保全费)。 原告败诉:保全费用自己承担,还得赔偿被告因保全造成的损失(比如冻结账户导致生意亏损)。
举例:你误以为老李欠你钱,申请冻结他的货款,结果法院判你输,你不仅要自己掏保全费,还得赔老李因货款冻结导致的违约金。案例1(胜诉): 小王开装修公司,老赵拖欠工程款20万。小王申请财产保全,交了1200元申请费+800元保费。法院判决老赵还钱,最终执行时,老赵支付20万+2000元保全费用。
案例2(败诉): 小刘误以为前合伙人转移资产,申请冻结对方账户50万,结果官司输了。小刘不仅损失5000元保全费,还因对方账户冻结导致合同违约,被判赔8万元。
财产保全像一把“双刃剑”:
用对了:保住你的血汗钱,费用最后由老赖承担。 用错了: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行动建议:
确保证据充分再申请保全。 担保选保险,成本低风险小。 官司赢了记得向法院申请执行保全费!打官司不仅是争对错,更是算经济账。搞清楚规则,才能不吃哑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