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果你打赢了官司,但对方拒不还钱,法院可能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冻结对方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以确保将来能顺利拿到钱。但很多人不知道,即使法院已经保全了财产,自己仍然可以主动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以便更好地推动执行。那么,作为普通人,该如何查看被执行人的财产呢?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实用方法。
财产保全是指法院在诉讼前或诉讼中,为了防止被告转移、隐匿财产,影响将来判决执行,而采取的临时性强制措施。比如冻结银行账户、查封房产、扣押车辆等。但保全只是“暂时控制”财产,最终能否执行到位,还要看被执行人名下是否有足够的财产可供执行。
法院在执行阶段会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但由于案件量大、执行资源有限,法院的查询可能不够全面。如果你能主动提供财产线索,执行效率会大大提高。比如:
对方可能还有其他银行账户、股票、基金、保险等法院未查到的财产。 对方可能转移财产到亲友名下,需要你提供线索。 对方可能有隐形收入(如租金、分红等),法院不一定能全部掌握。因此,自己主动调查财产线索,能增加执行成功的概率。
申请法院调取财产信息 你可以向执行法官申请调取被执行人的银行流水、房产、车辆、股权等信息。法院有权向银行、房管局、车管所等单位查询。
申请“网络查控” 法院可以通过“全国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证券、保险、支付宝、微信钱包等财产。你可以向法官申请使用该系统。
申请“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如果对方拒不履行判决,可以申请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即“老赖”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如坐飞机、高铁、住星级酒店等)。
法院的查询可能有限,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自行调查:
(1)查银行账户 申请法院调取流水:如果对方有收入但拒不还钱,可以申请法院调取其近几年的银行流水,看看钱去了哪里。 留意对方常用银行:如果知道对方常用的银行(比如工资卡开户行),可以重点向法院申请冻结该账户。 (2)查房产 去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带上判决书、执行裁定书,去房管局或政务服务中心查询对方名下的房产(有些地方可能需要法院出具调查令)。 实地走访:如果知道对方住哪里,可以观察是否有其他住房,比如出租房、商铺等。 (3)查车辆 去车管所查询:同样可以申请法院或持调查令去车管所查对方名下的车辆。 观察日常出行:如果对方平时开车,可以记录车牌号,提供给法院查封。 (4)查公司股权、投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免费) 输入对方姓名,查看是否担任公司股东、法人等(网址:http://www.gsxt.gov.cn)。
天眼查、企查查(付费) 这些商业查询平台可以更详细地查到对方的投资、关联企业等信息(部分功能收费)。
(5)查保险、理财、股票 保险:可以向法院申请查询对方是否购买了高额保险(如年金险、分红险),有些保险可以强制执行。 股票、基金:法院可以通过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查询,你也可以提供对方可能使用的证券公司线索。 (6)查支付宝、微信钱包 法院可以冻结对方的支付宝、微信支付账户,你可以提供对方的手机号或常用支付方式,方便法院查控。 (7)查工资、养老金、公积金 如果对方有固定工作,可以申请法院冻结其工资、公积金账户。 退休人员可以查养老金账户。 (8)查转移给亲友的财产如果怀疑对方把财产转移给配偶、子女或亲友,可以:
查配偶名下的房产、车辆等(如果是婚内财产,可能可以执行)。 查子女名下突然出现的大额财产(如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产、存款)。 查对方是否有以他人名义开的公司或银行账户。写《调查取证申请书》 写明要查的内容(如银行流水、房产、股权等),提交给执行法官。
申请“律师调查令” 如果你请了律师,律师可以申请调查令,去银行、房管局等单位调取资料。
提供线索给法官 比如:“被执行人可能在XX银行有账户”“他名下有一辆车,车牌号是XXXX”等,方便法院精准查控。
如果发现对方在诉讼或执行期间转移财产(如低价卖房、赠予亲友),可以:
申请撤销权诉讼 根据《民法典》,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可以撤销,让财产恢复原状。
追究“拒执罪” 如果对方故意隐匿财产、拒不执行,可以报警或向法院申请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执行难是普遍问题,但只要你积极行动,掌握正确方法,拿回钱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