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民事纠纷时,很多人会选择“调解”这种方式,因为它比打官司更快捷、成本更低。调解可以是法院组织的,也可以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调解中心等机构主持的。调解成功后,双方会签订调解协议,法院出具的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对方如果不履行,你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但问题来了:调解书虽然有效,可如果对方偷偷转移财产,等你申请执行时,可能已经没钱可执行了! 这时候,“财产保全”就派上用场了。
财产保全,简单说就是提前“冻结”对方的财产(比如银行账户、房子、车子等),防止对方在调解后耍赖,让你最终能顺利拿到钱。
不是所有调解案件都需要财产保全,以下几种情况建议考虑:
对方信用差:如果对方之前有拖欠、转移财产的行为,或者你怀疑他会跑路,一定要提前保全。 涉及大额债务:比如借款几十万、上百万,对方可能故意拖延或转移资产。 调解后对方态度突变:比如签完调解书后,对方找借口不履行,甚至开始变卖财产。 涉及公司债务:公司可能通过变更法人、注销账户等方式逃避债务,保全能防止资产被转移。调解书只是确认了债权,但对方可能偷偷转移财产,导致执行时无财产可执行。保全能提前“锁住”财产,确保你的权益。
如果对方确实没财产,保全也没用。但如果对方有财产但故意不还,保全就是关键手段。
可以申请法院拍卖被查封的财产(如房子、车子),用拍卖款偿还债务。
案例1: 小王借给朋友老张50万,调解后老张答应分期还款。但小王没申请保全,结果老张在调解后偷偷把房子过户给儿子,等小王申请执行时,老张名下已无财产,钱也要不回来了。
案例2: 小李和某公司有合同纠纷,调解后公司答应赔款20万。小李立刻申请保全,冻结了公司账户。结果公司想转移资金时发现被冻结,最终只能还钱。
结论:调解后不保全,风险很大!
✅ 建议申请的情况:
对方信用不好 涉及金额较大 担心对方转移财产❌ 可以不申请的情况:
对方信誉良好,主动履行 金额较小,执行难度低记住:调解只是第一步,财产保全才是确保拿回钱的关键! 如果你不确定该不该保全,建议咨询专业律师,避免因小失大。
(全文约1600字,通俗易懂,适合普通人理解调解后财产保全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