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会决议,简单来说,就是公司股东开会后做出的决定。比如,公司要增资、更换董事、修改公司章程,都需要股东投票表决,最终形成书面文件,这就是股东会决议。
但有时候,股东之间可能对决议有争议,比如有人觉得投票程序不合法,或者决议内容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这时候就可能打官司。而为了防止对方在诉讼期间恶意执行决议(比如转移资产、变更股权),受损股东可以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担保”。
诉讼保全担保,就是在打官司期间,为了防止对方搞小动作(比如转移财产、销毁证据),法院可以暂时冻结对方的资产或禁止某些行为。但为了防止申请人滥用权利,法院一般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比如交一笔保证金或找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出具保函。
举个例子: 假设A公司的大股东在股东会上强行通过了一项决议,要低价转让公司核心资产给小股东B。小股东C觉得这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于是起诉要求撤销决议。但C担心在官司打完前,A和B已经把资产转走了,这时C就可以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要求冻结这笔交易。法院可能会让C提供担保(比如交50万保证金),如果最后C败诉,这50万可能用来赔偿A和B的损失。
常见案例:
公司突然增资,但只让部分股东认购,其他人被排除在外。 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低价出售公司资产给自己的关联公司。 股东会决议罢免某位董事,但程序不合法。法院会看:
你的申请是否有依据(是不是真的可能胜诉)。 如果不保全,会不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比如资产被转移)。 你提供的担保是否足够覆盖可能的赔偿。如果法院同意,就会下发裁定书,冻结相关股权、资产或禁止执行决议。
哪种更划算?
如果金额不大(比如50万以内),现金担保最方便。 如果金额大(几百万),保险或担保公司更划算,因为不用占用大量资金。要! 如果最后你败诉,法院可能用你的保证金赔偿对方损失。所以申请保全前,一定要评估胜诉概率。
一般到官司结束,但如果官司拖太久(比如一两年),法院可能要求续保。
股东会决议诉讼保全担保,本质上是法律给股东的一把“保护伞”,防止有人在打官司期间搞小动作。但申请保全需要提供担保,所以要用得谨慎。如果你是股东,遇到不公平决议,可以咨询律师,评估是否值得申请保全。
关键点:
股东会决议有问题?先收集证据。 怕对方转移资产?考虑申请保全。 法院要担保?现金、保险、抵押都可以。 保全有风险,败诉可能要赔钱,谨慎操作!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解股东会决议诉讼保全担保的基本逻辑,遇到类似情况时,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