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提供机构:工程类银行保函,诉讼类财产保全担保函,履约保函,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

如何查财产保全真假

2025-10-03

如何辨别财产保全的真假?普通人必看的实用指南

财产保全是法律上的一种措施,主要用于防止债务人在诉讼过程中转移、隐匿财产,确保债权人胜诉后能够顺利执行判决。然而,现实中,有些人可能会利用虚假的财产保全来威胁、恐吓他人,甚至进行诈骗。那么,作为普通人,如何判断财产保全的真假?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解析,帮助你识别真伪,避免上当受骗。

一、什么是财产保全?

在正式讨论如何辨别真假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财产保全的基本概念。

财产保全是指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被告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防止其在诉讼期间转移或变卖财产,以确保未来判决能够顺利执行。财产保全通常分为两种:

诉前财产保全:在正式起诉前申请,适用于情况紧急的情形。 诉中财产保全:在诉讼过程中申请,由法院裁定是否执行。

财产保全必须由法院出具正式的法律文书(如《财产保全裁定书》),并由法院执行局或相关执法机构(如银行、房管局)配合执行。

二、如何判断财产保全的真假?

如果你突然收到“财产被保全”的通知,或者有人声称要对你进行财产保全,如何判断是真是假?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辨别方法:

1. 查看是否有法院正式文书

真正的财产保全必须由法院出具书面裁定,并加盖法院公章。常见的文书包括:

《财产保全裁定书》 《协助执行通知书》(如银行冻结账户时) 《查封/扣押财产清单》

如何验证?

如果收到的是短信、电话或非官方邮件通知,要求你“配合调查”或“支付解冻费用”,极可能是诈骗。 真正的法院文书会通过邮寄或法院工作人员直接通知,不会仅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

2. 核实法院信息

如果收到财产保全通知,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核实:

拨打法院官方电话(通过法院官网或114查询,不要轻信通知上的电话)。 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s://wenshu.court.gov.cn/)查询案件信息。 亲自去法院查询,携带身份证到相关法院的立案庭或执行局核实。

注意:骗子可能会伪造法院网站或文书,所以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3. 检查财产是否真的被冻结或查封

银行账户:登录网银或去银行柜台查询账户状态,真正的冻结会有法院的冻结记录。 房产、车辆:去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或车管所查询是否有查封记录。 其他财产(如股票、基金):联系证券公司或相关机构核实。

如果只是口头通知你“财产被保全”,但实际查询并无记录,基本可以判定是假的。

4. 警惕“解冻费”“保证金”等诈骗套路

真正的财产保全不会要求你支付任何费用来解冻! 常见的诈骗话术包括:

“你的账户被冻结,需支付XX元解冻金。” “不配合就强制执行,影响征信。” “这是法院的保密程序,不能告诉别人。”

记住:法院不会通过电话、短信要求你转账或提供银行卡密码!

5. 观察“保全”的合理性

你是否涉及诉讼? 如果你没有欠债、没有被告上法庭,突然收到财产保全通知,极可能是诈骗。 保全金额是否合理? 比如你欠款1万元,对方却申请冻结你100万的资产,这显然不合常理。 保全程序是否合法? 法院不会在未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冻结财产,一般会先期送达法律文书。

三、遇到虚假财产保全怎么办?

如果你确认对方是虚假保全或诈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报警

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证据(如短信、电话录音、伪造的文书等),警方可以立案侦查。

2. 向法院举报

如果对方伪造法院文件,可以向该法院或上级法院举报,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咨询律师

如果情况复杂,建议找专业律师协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4. 保留证据

保存所有相关记录(通话录音、短信、邮件等),以便后续维权使用。

四、如何防止被虚假保全诈骗?

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尤其是涉及“法院”“公安”等字眼的信息。 不随意点击链接或下载文件,防止手机或电脑中病毒。 不透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 遇到可疑情况先核实,通过官方渠道(如法院、银行)确认。

五、总结

财产保全是法律赋予债权人的一项重要权利,但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作为普通人,一定要学会辨别真假,避免上当受骗。关键记住以下几点:

真正的财产保全必须有法院正式文书法院不会电话要求转账或支付“解冻费”可通过官方渠道(法院、银行)核实保全信息遇到可疑情况,立即报警或咨询律师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识别财产保全的真假,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你有类似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联系我们

我们期待与您合作

微信咨询

yzs226

复制微信号

电话

134-5682-7720

拨打电话
微信号已复制: yzs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