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即房屋或土地征收的业主)与拆迁方或政府部门可能因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程序合法性等问题产生争议。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被拆迁人可能会面临房屋被强制拆除、财产受损或补偿款被拖延支付的风险。
财产保全,简单来说,就是在争议未定之前,通过法律手段暂时“冻结”相关财产,防止拆迁方强行拆房、转移补偿款或破坏财物,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拆迁方威胁强拆,但补偿未谈妥
如果拆迁方已经下发通知,甚至派人上门施压,但补偿方案不合理,你可以申请保全房屋,防止被突然拆除。补偿款迟迟不到位,担心被挪用
有些拆迁项目承诺高额补偿,但迟迟不支付,甚至可能转移资金。申请保全可以冻结拆迁方的账户,确保补偿款到位。房屋被非法破坏或强占
如果拆迁方未经同意就破坏房屋、断水断电,甚至强行占用土地,保全可以阻止进一步损害。担心拆迁后无处居住,要求安置房先行保障
如果拆迁后没有合适的安置房,可以申请保全,要求政府或开发商先提供临时住所或确保安置房落实。财产保全需要通过法院办理,具体流程如下:
确定管辖法院
一般是房屋所在地的基层法院(区/县法院)。撰写《财产保全申请书》
内容包括: 你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拆迁方的基本信息(如拆迁办、开发商名称) 申请保全的理由(如“防止房屋被强拆”“确保补偿款支付”) 要求保全的具体财产(如房屋、银行账户、拆迁款等)提供担保
法院通常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以防错误保全造成对方损失。担保方式包括: 现金担保(按保全金额的一定比例缴纳) 房产担保(用其他房产作为担保) 保险公司保函(购买诉讼保全保险,费用较低)提交申请,等待法院裁定
法院会在48小时内决定是否批准。如果批准,会下发《财产保全裁定书》,并通知相关部门(如房管局、银行)冻结相应财产。案例1:成功保全房屋,避免强拆 张先生的房子被列入拆迁范围,但补偿远低于市场价。拆迁方多次威胁要强拆,张先生立即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裁定冻结拆迁方的银行账户,并禁止拆除房屋。最终,拆迁方被迫提高补偿标准,双方达成协议。
案例2:保全补偿款,防止被挪用 李女士的商铺被征收,但拆迁办迟迟不支付补偿款。她申请保全拆迁方的银行账户,法院冻结了相应资金。最终,拆迁办不得不按协议支付款项,避免了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拆迁是大事,财产保全是一种有效的法律武器,能帮你争取谈判时间,防止财产损失。如果你面临拆迁争议,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制定合适的维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