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补助金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后,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获得的经济补偿。这笔钱主要用于支付医疗费、康复费用、生活补助等,是劳动者在受伤期间的重要经济来源。
然而,现实中很多劳动者在申请工伤补助金时,可能会遇到用人单位拖延、拒付,甚至转移财产逃避责任的情况。这时候,"财产保全"就成了保护工伤补助金的重要手段。
有些企业为了逃避责任,可能会:
拖延工伤认定程序 拒绝支付医疗费或赔偿金 转移公司财产,让劳动者即使打赢官司也拿不到钱从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到最终拿到赔偿,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公司在此期间转移财产,劳动者即使胜诉也可能面临"执行难"的问题。
财产保全是一种法律手段,可以在官司还没打完之前,提前冻结公司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确保将来判决生效后有钱可赔。
在申请财产保全前,必须先完成工伤认定。流程如下:
及时报告:发生工伤后,第一时间向单位报告,并要求单位在30天内申请工伤认定。 自行申请:如果单位不配合,劳动者或家属可在1年内直接向当地人社局申请。 提交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如果单位不支付工伤待遇,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
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如果担心公司转移财产,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具体步骤:
准备材料: 保全申请书(写明要求冻结的财产) 工伤认定书、仲裁申请书或起诉状 公司财产线索(如银行账号、房产、车辆信息等) 提供担保:法院通常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如现金、房产或保险公司保函)。 法院裁定:如果法院同意,会冻结公司相应财产,防止其转移。财产保全越早越好,最好在发现公司有转移财产迹象时(如突然变更法人、大量资金转出)立即行动。
法院不会主动查公司的财产,所以劳动者要尽量提供:
公司银行账户(可通过工资卡、合同等获取) 公司名下房产、车辆(可通过工商登记或公开信息查询) 公司应收账款(如客户未支付的货款)如果没钱提供担保,可以:
找亲友帮忙 联系法律援助机构 购买诉讼保全保险(费用较低)如果最终败诉,申请人可能要赔偿公司因保全造成的损失,所以申请前要确保自己的主张合理合法。
除了财产保全,劳动者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单位拖欠工伤待遇,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 申请强制执行:如果仲裁或判决生效后公司仍不赔钱,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媒体曝光:在合法范围内,通过媒体或社交平台曝光无良企业,施加舆论压力。案例1: 张某在工厂操作机器时受伤,公司拒绝承认工伤。张某自行申请工伤认定并胜诉,但公司悄悄转移了账户资金。幸好张某在仲裁阶段申请了财产保全,法院冻结了公司账户,最终顺利拿到赔偿。
案例2: 李某工伤后,公司老板更换法人并注销公司,导致赔偿无门。由于李某未及时申请财产保全,最终只能通过法律程序追究原股东责任,过程漫长且复杂。
工伤维权不易,但法律是保护劳动者的有力武器。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就能最大程度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