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反映收到以“银联”或“法院”名义发来的“财产保全短信通知”,内容大致是“因涉嫌金融诈骗,您的银行账户已被冻结,需立即联系某电话或点击链接处理”。这类短信往往让人心头一紧,尤其是对金融诈骗缺乏了解的人,很容易因慌乱而上当。
今天,我们就从普通人的角度,详细解析这类短信的真假辨别方法、常见套路以及正确的处理方式,帮你避开陷阱,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财产保全”是法律术语,指的是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为防止被告转移财产,依原告申请对被告的银行账户、房产等资产采取冻结措施,确保将来判决能顺利执行。
真正的财产保全流程:
法院会出具正式的《财产保全裁定书》,并通过邮政EMS或法院工作人员送达。 银行收到法院文件后,才会冻结账户,并可能通过官方渠道(如银行APP、短信)通知用户。 法院不会仅凭一条短信就冻结账户,更不会要求你主动转账或提供密码。诈骗短信的典型特征:
冒充银联、法院、公安等权威机构,制造恐慌。 短信中包含陌生链接或电话号码,诱导你点击或拨打。 用“账户异常”“涉嫌洗钱”“即将永久冻结”等话术施压,逼你快速操作。示例对比: ✅ 真实银行通知:
“【XX银行】尊敬的客户,您的尾号1234账户于X月X日被法院冻结,详情请咨询开户行或法院。”
❌ 诈骗短信:
“【银联通知】您的账户因涉及洗钱已被冻结,需立即联系010-XXXXXXX解冻,否则将永久封卡!”
无论短信看起来多逼真,只要包含链接或要求转账,一律视为诈骗。银联、法院绝不会通过短信索要密码、验证码或要求转账!
诈骗分子可能谎称“需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以解除冻结”,记住:根本不存在“安全账户”这一说法! 凡是要求你转账的,100%是诈骗。
李女士收到一条“银联”短信,称她的信用卡因异常交易被冻结,需点击链接验证身份。她点开链接后,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结果卡内20万元被转走。事后才发现,短信链接是伪造的银联网站。
关键点:
真银行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让你输入敏感信息。 验证码等同于付款密码,绝不能告诉他人!“银联财产保全短信”绝大多数是诈骗,记住以下原则:
✅ 不轻信——法院、银行不会仅用短信通知冻结账户。
✅ 不点击——陌生链接可能是钓鱼网站。
✅ 不转账——绝对不存在“安全账户”或“解冻费”。
✅ 先核实——通过官方渠道(银行、法院)确认。遇到此类短信,冷静处理,就能有效避免被骗。转发给家人朋友,让更多人远离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