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提供机构:工程类银行保函,诉讼类财产保全担保函,履约保函,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

财产保全费承担的法律依据

2023-03-11

财产保全费承担的法律依据

财产保全是指在财产纠纷案件中,保全机关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保全,以确保最终判决的有效执行。在进行财产保全的过程中,需要支付一定的财产保全费用。那么,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是由谁来负担的呢?本文将从法律依据角度进行探讨。

一、民事诉讼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申请人提出保全申请,应当提交保全担保,或者说明其财产状况和保全费用的来源。这就意味着,原则上申请人应当自行承担保全费用。同时,在财产保全结束后,如果申请人在诉讼中败诉,被申请人可以向申请人要求其支付因执行保全措施产生的费用。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被申请人也应当承担一定的保全费用。具体来说,被申请人所持有的财产可能因为被冻结或封存而导致无法正常经营,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而被申请人如果能够提供证明证明自己的财务状况良好,也可以申请减轻财产保全措施的限制,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二、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给出的规定以外,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对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根据解释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申请人如果没有提供保全担保,又无法说明其财产状况和保全费用来源的,可以视为申请人没有提出保全申请。这意味着,如果申请人不能提供保全担保或者资金来源明确,法院可能会拒绝保全申请,从而保障了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解释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财产保全费用的大小和支付方式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合理性原则确定。财产保全费用的合理性原则包含了支付费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公平性等方面的考虑。如果因为保全措施导致被申请人的财产损失,被申请人也可以提出财产保全费用的异议。

三、结论

总的来说,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是由申请人来负担的。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法院也可以要求被申请人承担一定的保全费用。同时,申请人提出保全申请时应当提供保全担保,或者说明其财产状况和保全费用的来源。在财产保全流程中,财产保全费用的大小和支付方式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合理性原则确定。在保全结束后,如果申请人败诉,被申请人可以要求其支付因执行保全措施产生的费用。

联系我们

我们期待与您合作

微信咨询

yzs226

复制微信号

电话

134-5682-7720

拨打电话
微信号已复制: yzs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