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时,很多人听说过“财产保全”,但觉得手续麻烦、费用高,或者担心对方不会转移财产,于是选择不申请。那么,如果不做财产保全,官司还能打赢吗?赢了之后钱能拿到手吗?今天,我们就从普通人的角度,用最直白的语言,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财产保全,简单来说,就是在打官司前或过程中,向法院申请冻结对方的财产(比如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防止对方在判决前转移财产,导致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
为什么有人不愿意做财产保全?
觉得麻烦:需要提供担保(比如交保证金或找担保公司),还要准备材料,很多人嫌流程复杂。 费用问题:保全费、担保费可能几千甚至上万,如果官司金额不大,有些人觉得不划算。 侥幸心理:认为对方不会跑路,或者觉得官司一定能赢,没必要提前保全。但现实往往比想象更残酷——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的情况,比比皆是!
很多人以为:“只要法院判我赢,对方就得给钱。”但实际上,判决书只是一张纸,如果对方提前转移财产,或者名下根本没财产,执行起来会非常困难。
真实案例:
张三借给李四50万,李四一直不还,张三起诉并胜诉。但李四在诉讼期间偷偷把房子过户给了亲戚,银行账户也空了,张三拿着判决书却一分钱拿不到。 王五被公司拖欠工资,打赢官司后,发现公司早就把资产转移,法人代表也换了,执行法官也无可奈何。这就是不做财产保全的最大风险——执行难! 法院判决后,如果对方没钱、没房、没车,或者财产早就转移,你的官司等于白打。
虽然不做保全有风险,但并不是所有官司都必须保全。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考虑不申请保全:
如果对方是正规公司、有稳定收入,或者你们关系不错,对方只是暂时资金紧张,可能不会恶意转移财产。
如果涉及的款项不多(比如几千、几万),保全成本可能比执行回来的钱还高,这时候可以权衡利弊。
如果对方本来就是“老赖”,名下没房没车没存款,保全也没用,不如直接起诉,至少拿到判决书,以后发现财产再申请执行。
比如离婚分割财产、交通事故赔偿等,对方有固定收入或保险赔付,一般不会赖账。
如果决定不申请保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尽量降低风险:
如果官司快赢了,但还没判决,可以申请“诉中保全”或“执行前保全”,这时候法院可能会更快批准。
在调解或谈判时,可以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比如找人做保证人、抵押物品),这样即使不保全,也有保障。
如果对方不还钱,可以向法院申请将其列入“老赖”名单,限制坐高铁、飞机、高消费等,逼他还钱。
有些案件,如果不保全,风险极高,建议一定要申请:
大额经济纠纷(比如借款几十万、上百万) 对方有转移财产的可能(比如正在卖房、注销公司) 对方是“老赖”或有不良记录 涉及公司债务,公司可能破产或跑路记住:保全的核心是“防止对方跑路”,而不是“打赢官司”。 官司可以赢,但钱拿不回来,一切白搭!
最终建议:
能保全尽量保全,尤其是金额较大的案件。 如果实在不想保全,一定要提前调查对方财产,并在胜诉后第一时间申请执行。 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策略。Q1:保全要花多少钱? A1:保全费一般是申请金额的0.5%-1%,比如保全10万,费用约500-1000元。另外可能需要担保(比如交30%或找担保公司)。
Q2:保全后一定能拿到钱吗? A2:不一定,如果对方确实没钱,保全了也拿不到,但至少能防止转移。
Q3:官司输了,保全的钱能退吗? A3:保全费不退,但担保金或担保函可以解除。
Q4:对方没财产,保全有用吗? A4:没用,保全只能冻结现有财产,不能“变”出钱来。
打官司不是目的,拿到钱才是关键。财产保全就像“保险”,平时觉得没用,关键时刻能救命。如果金额较大,别省小钱吃大亏!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如果有具体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最适合你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