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既然自己是公司的股东,公司的钱就是自己的钱,可以随意支配。但实际上,股东和公司的财产在法律上是严格分开的。
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法律上的人),有自己的财产、债务和法律责任。股东只是公司的“投资人”,拥有公司的股份,但并不直接拥有公司的资产。
举个例子:
你开了一家奶茶店(公司),投资了10万元(成为股东)。 奶茶店的收入、设备、库存都属于公司,而不是你个人。 你不能随便从店里拿钱给自己用,否则可能违法。“保全”在法律上指的是防止财产被转移、冻结或损害。股东确实可以在某些情况下采取措施保护公司财产,但不能随意干预。
如果公司管理层(比如总经理)乱花钱,股东可以联合其他股东召开会议,投票更换管理层,或者要求公司采取法律手段追回损失。
(2)起诉损害公司利益的人如果公司高管、其他股东或外部人员侵吞公司财产,股东可以代表公司起诉(这叫“股东代表诉讼”)。
(3)申请法院冻结公司财产如果公司面临债务危机,股东可以申请法院对公司财产进行“财产保全”,防止资产被恶意转移。
公司财产≠股东财产,如果股东私自挪用,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或挪用资金罪,要坐牢!
(2)擅自冻结公司账户股东个人没有权力直接冻结公司银行账户,必须通过法律程序。
(3)阻止公司正常经营即使股东觉得公司经营有问题,也不能随意干扰公司运营,否则可能被其他股东起诉。
股东有权查看公司财务记录,发现异常可以要求解释或采取法律手段。
如果怀疑公司资产被侵占,可以请律师调查,必要时起诉。
如果你是股东,一定要懂这些规则,否则可能“钱没保住,自己还惹上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