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提供机构:工程类银行保函,诉讼类财产保全担保函,履约保函,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

申请财产保全后对方转移名下股权

2025-09-27

申请财产保全后,对方偷偷转移股权怎么办?——普通人必看的法律指南

在债务纠纷或法律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是一种常见的法律手段,目的是防止对方在判决前转移财产,确保胜诉后能顺利执行。然而,现实中有些人会耍小聪明,比如在财产保全后偷偷转移名下的股权,让债权人即使赢了官司也拿不到钱。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本文将从普通人的角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你如何应对这种“金蝉脱壳”的行为。

一、什么是财产保全?为什么对方还能转移股权?

1. 财产保全的作用

财产保全,简单来说就是法院根据你的申请,冻结对方的财产(如存款、房产、股权等),防止对方在诉讼期间变卖或转移,确保将来判决能执行。

2. 为什么股权可能被转移?

保全范围有限:如果你只申请冻结对方的银行存款或房产,但没申请冻结股权,对方就可能趁机转移股权。 保全措施未及时执行:法院裁定保全后,需要去工商局或证券登记机构办理股权冻结手续,如果执行滞后,对方可能抢先一步转让股权。 恶意串通转移:有些人会通过“假交易”把股权低价或无偿转给亲友,逃避债务。

二、发现对方转移股权,如何应对?

1. 第一步:确认股权是否真的被转移

查工商登记:去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工商局)查询对方公司的股权变更记录,看股权是否已被转让。 查交易价格:如果股权被低价或0元转让,可能是恶意逃避债务。

2. 第二步:向法院申请撤销股权转让

如果发现对方在财产保全后转移股权,可以依据《民法典》第538条(原《合同法》第74条)提起“债权人撤销权诉讼”,要求法院撤销这次股权转让行为。

关键点:

证明恶意:要证明对方是故意转移财产,比如低价转让、受让人是亲属或关联公司。 时间点:转让行为发生在债务形成后或诉讼期间,更容易被认定为恶意。

3. 第三步:追究对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如果法院已经裁定保全股权,对方仍强行转让,可能构成《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让对方承担刑事责任。

4. 第四步:追加受让人为被执行人

如果股权已经转到别人名下,可以申请法院追加受让人为被执行人,要求其返还股权或赔偿损失。

三、如何预防对方转移?

1. 申请保全时,明确要求冻结股权

在《财产保全申请书》中,不仅要写“冻结银行存款”,还要写明“冻结其持有的XX公司XX%股权”。 提供股权线索,如公司名称、注册地、股权比例等,方便法院执行。

2. 及时跟进法院执行情况

法院裁定保全后,要催促法官尽快去工商局办理股权冻结登记,避免对方钻空子。

3. 申请“行为保全”,禁止对方转让股权

除了财产保全,还可以申请“行为保全”(即禁令),要求法院禁止对方在诉讼期间转让股权。

四、真实案例参考

案例1:A公司欠B公司100万,B申请保全A的股权,但A在法院冻结前把股权0元转给亲戚。

B起诉撤销股权转让,法院认定A恶意逃债,判决转让无效,股权恢复原状。

案例2:C在诉讼期间偷偷把股权给朋友D,法院发现D是C的关联人,且未支付合理对价,认定虚假交易,D被判返还股权。

五、总结:关键行动步骤

先查证:确认股权是否被转移,查工商登记。 法律手段: 起诉撤销股权转让(债权人撤销权诉讼)。 报警追究“拒执罪”(如果法院已冻结仍转移)。 申请追加受让人为被执行人。 预防措施: 保全时明确申请冻结股权。 催促法院尽快执行冻结登记。

最后提醒:遇到类似问题,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避免错过最佳维权时机!

(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联系我们

我们期待与您合作

微信咨询

yzs226

复制微信号

电话

134-5682-7720

拨打电话
微信号已复制: yzs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