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财产保全后通常需要交钱,具体费用包括法院收取的申请费和担保金。费用多少和案件金额、财产类型有关,不同地区标准可能不同。下面详细说明费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申请财产保全不是免费的,主要涉及两部分费用:法院收的申请费和担保金。申请费按财产金额比例计算,比如1万元以下交50元,超过部分按比例增加。担保金是为了防止乱申请,一般要交相当于保全金额30%的现金或等值担保物。
法院收费有明确依据,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来定。比如保全10万元存款,申请费约520元,还要准备3万元担保金。如果找保险公司出保函,保费通常是担保金的1%-3%,比直接交现金划算。
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减免费用,比如低保户、追索赡养费等。但需要提供困难证明,法院批准后才能少交或不交。不过担保金很难免,毕竟要保证对方利益不受损。
首先问清楚当地法院的具体要求。有的地方法院只收现金,有的接受保函。北京某区法院就要求必须通过银行转账,现场不收现金。提前打电话咨询立案庭,能少跑冤枉路。
担保金不是越多越好。有人以为多交钱更容易通过,其实只要达到法院要求的最低比例就行。重点是把担保手续办齐全,比如房产担保要带齐产权证、评估报告。
官司打完记得申请退钱。赢了官司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申请费,担保金也会解冻。但要是保全错了,担保金可能被扣来赔偿对方损失。去年杭州有个案子,原告乱保全最后赔了8万担保金。
现在不少法院开通了电子担保,通过手机就能办保函。像支付宝里的诉讼担保服务,半小时能出电子保函,比传统方式快很多。不过要核对清楚法院是否认可电子保函。
申请财产保全要花钱,但比起对方转移财产的风险,这笔钱花得值。关键是把费用算清楚,选对担保方式,既保住财产又不花冤枉钱。记住提前准备资金,别等到要立案才发现钱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