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不能自动解除合同。它只是法院为了防止对方转移财产采取的一种临时措施,和合同是否继续履行没有直接关系。合同能不能解除,得看双方约定或法律规定的情形是否出现。
很多人以为,只要申请了财产保全,合同就会自动作废,其实这是个误会。财产保全就像给房子贴封条,东西还在那儿,只是暂时不能动。法院冻结银行账户、查封房子车子,都是为了确保将来判决能执行,跟合同本身有没有效是两码事。
比如老王欠老张货款不还,老张去法院申请冻结老王账户。账户冻住了,但买卖合同还在,老王照样得按合同交货。除非合同里写了"一方被保全就解约",或者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否则该履行的义务跑不掉。
常见误区是觉得财产保全等于合同作废。实际上,保全期间合同可能面临三种情况:继续履行、协商变更、起诉解除。关键要看保全原因是否构成根本违约,比如对方明明有钱却故意转移财产,这才可能成为解除合同的理由。
真要解除合同,得按规矩来。第一种是约定解除,白纸黑字写清楚触发条件。比如合同里注明"乙方账户被冻结超30天,甲方有权解约",那满足条件就能解除。不过这种条款比较少见,一般只有大额交易才会约定。
第二种是法定解除,法律规定的几种情形。比方说对方被保全后,明确表示不交货了,或者拖着半年不解决,导致你合同目的泡汤。这时候可以去法院起诉,由法官判断是否达到解除标准。最近有个案例,建筑公司账户被冻后停工8个月,法院最终判解除施工合同。
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三点。首先,保全后要及时发书面催告,留证据;其次,评估对方是否真的丧失履约能力,别急着解约反被索赔;最后,解除合同要书面通知,最好通过公证送达。记住,单方面宣布解约可能要吃官司。
财产保全和合同解除就像两条平行线,虽然可能因为同一件事引发,但要走不同的法律途径。遇到这种情况,先看合同条款,再收集证据,最后咨询专业律师更稳妥。毕竟每个案子细节不同,别因为误解保全效力让自己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