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赔偿的计算主要看实际损失和法院判决。如果保全错了,被保全的一方可以要求赔偿,金额通常包括直接损失和合理费用。具体怎么算,得看案件情况和证据。
财产保全是为了防止对方转移财产,但有时候可能保全错了,这时候被保全的人可以要求赔偿。赔偿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法院判错了,另一种是申请人自己搞错了。
如果是法院判错了,比如不该保全的财产被保全了,被保全的人可以要求国家赔偿。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赔偿金额一般按实际损失来算,比如因为财产被冻结导致的利息损失、经营损失等。
更多时候是申请人自己弄错了,比如申请保全的金额比实际欠款多,或者根本不该申请保全。这时候被保全的人可以起诉申请人要求赔偿。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比如账户被冻结导致生意做不成,或者借钱应急多付的利息。
要证明损失得有证据。比如银行流水证明资金被冻结,合同证明生意黄了,借条证明多付了利息。没有证据,光说损失多大法院不会认。
要拿到赔偿,关键是要证明两件事:一是保全确实错了,二是确实造成了损失。证明保全错了比较简单,看法院最后的判决就行。如果判决结果和保全的金额差很多,或者根本不该保全,那就算错了。
证明损失比较麻烦。常见的损失有几种:一是资金被冻结产生的利息损失,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算;二是生意上的损失,要有合同、订单这些证据;三是处理保全事情花的律师费、差旅费,要留好发票。
有时候损失不好算,比如公司信誉受损、客户流失,这种法院一般不会全支持,可能酌情判一点。所以重点要放在能算清楚的损失上,比如直接的经济损失。
要赔偿得抓紧时间。一般是在保全解除后一年内起诉,过了时间法院就不管了。起诉时要准备好所有证据,最好找个懂行的律师帮忙,因为这种案子比较专业。
财产保全赔偿看着简单,实际算起来要考虑很多因素。关键是要有证据证明损失,不然再合理的赔偿要求也没用。遇到这种情况,建议早点找专业律师咨询,把该准备的证据都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