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打官司时保护自己钱和东西的重要手段,但操作不当可能惹上麻烦。关键要注意申请理由要真实、担保要够数、对象别搞错,否则可能赔钱又败诉。下面分两大部分详细说说具体要注意的坑。
首先得搞清楚,财产保全不是想用就能用的。法院管这事特别严,搞不好要倒赔钱。重点得盯住三个地方:
第一,理由必须扎扎实实。不能光说"我怕他跑路"就完事,得拿出真凭实据。比如对方正在偷偷卖房子,银行流水突然大额转出,或者有亲戚证明他准备出国不回来。空口说白话的申请,法官当场就能给打回来。
第二,担保金不能打马虎眼。法院要求交的保证金或者保函,数额通常要和申请冻结的财产差不多。有人耍小聪明,拿价值50万的车去担保冻结500万的房产,这种肯定通不过。实在没钱可以找保险公司开保函,费用大概是保全金额的千分之一到三。
第三,财产线索要精确到门牌号。写"对方在工商银行有存款"这种话等于没说,得具体到哪个支行、账号尾号多少。房子要写清楚产权证号,车子要车牌号。线索模糊的申请,执行局根本没法干活。
就算前面都过关了,后面还有一堆暗坑等着:
时间点特别要命。很多人等判决书都快下来了才想起要保全,这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最佳时机是起诉同时或者立案后马上办,尤其是对方已经知道你要告他的情况下。曾经有个案子,原告周五立案,被告周六就把账户清空了,就差这一天工夫。
冻结范围不是越大越好。有人恨不得把对方全家银行卡都冻上,结果人家工资卡被冻,孩子学费都取不出来。这种情况法官可能直接解除保全,还要你赔损失。正确的做法是算清楚自己主张的金额,最多多冻20%当缓冲。
别忘了续保这回事。财产保全有效期最长一年,到期前要记得提前半个月申请续冻。有人打赢官司才发现保全过期了,对方早把财产转移干净。法院系统不会主动提醒,全得自己记着。
最后提醒,要是官司打不赢或者保全出错,对方可以要求赔偿。所以出手前一定掂量清楚,别保全没办成反而倒贴一笔。财产保全用得好是利器,用不好就是给自己挖坑,关键还是证据要硬、手续要全、分寸要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