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提供机构:工程类银行保函,诉讼类财产保全担保函,履约保函,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

法院进行财产保全要慎重

2023-03-11

法院进行财产保全要慎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人们的财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财产纠纷的增多,因此,财产保全措施在诉讼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在使用这些措施时,必须要慎重考虑,以避免出现滥用情况。

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中,为保障申请人权利不受侵害,法院可以根据诉讼请求,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的财产。这种措施属于强制措施,是在特定情况下被法院强制实行的。

保全措施被广泛运用于民事、商事、刑事等诉讼中,对于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保全措施如果不当使用,就会导致财产滥用和侵害人权的现象。

滥用和侵害财产

保全措施如果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侵害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财产保全是以强制措施为手段,因此如果用力过猛,就会使被申请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导致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2)滥用权利:如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申请人存在恶意,及其财产会对申请人的权益产生侵害或其他危害,法院就不能对其采取保全措施。

(3)形式主义:很多法院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只关注程序而不关心实质,只看到诉讼需要实现的目的而忽略了合理性和合法性,从而导致了保全措施的滥用和妨碍。

如何避免滥用和侵害财产?

(1)充分调查证实申请人的请求。

申请人在提出保全申请之前,应该充分调查被申请人的情况,直到获得充分的证据证明被申请人存在恶意且财产确实会对申请人的权益产生侵害或其他危害后才申请保全。

(2)区分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

财产保全是以强制措施为手段的措施,它在诉讼中的目的是保护申请人的财产不受侵害,而不是替申请人追讨债务。因此,在申请财产保全时,必须充分区分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的区别,保证使用合法和妥善。

(3)合理使用保全措施。

法院在对保全措施进行审查时,需要本着合理、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审查,避免保全措施不当使用,损害被保全人的合法权益。法院要能够在程序确保的情况下,充分考虑案件的实质,确定保全措施的必要性,保证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妨碍。

总之,财产保全虽然是维护诉讼双方权益的重要手段,但它也存在滥用和侵害财产的问题。法院在保全措施中,必须切实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保全措施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联系我们

我们期待与您合作

微信咨询

yzs226

复制微信号

电话

134-5682-7720

拨打电话
微信号已复制: yzs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