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财产保全一般需要3到5天执行,具体时间取决于法院的工作效率和案件复杂程度。如果材料齐全、情况紧急,最快可能当天就能处理。下面详细说说这事儿怎么操作,以及要注意哪些坑。
很多人以为申请财产保全要等十天半个月,其实没那么慢。法院收到申请后,如果材料没问题,3天内就会出裁定书。特别着急的案子,比如老板正在转移财产,当天就能冻结账户。不过实际操作中,拖个5天也正常,尤其是年底法院案子多的时候。
关键要看两点:一是申请书有没有写清楚要冻结多少钱、冻哪些财产;二是担保手续办没办好。现在很多地方法院接受保险公司的保函,比交现金担保快多了。有个工友上个月在朝阳区仲裁,周三下午交材料,周五上午账户就冻上了。
要注意的是,仲裁阶段只能冻结老板的存款、房子这些现成财产。要是想查封机器原料,得等裁决书下来后去法院执行局。有个餐饮店服务员就吃过亏,光盯着银行账户,结果老板把厨房设备全拉走了。
第一招是把证据准备扎实。工资条、欠条、银行流水这些都要复印三份,最好做成表格写明哪个月欠多少钱。海淀区法院的立案庭法官说过,材料整齐的案子他们处理起来能快一半时间。
第二招是提前找好担保。现在5000块以下的案子可以免担保,但多数情况还是要的。建议直接找保险公司买保函,费用大概是保全金额的1%,比押现金灵活。上周有个外卖骑手就是带着保函去,当天下午就办妥了。
第三招是盯紧流程。交完材料别干等,隔天打电话问承办法官编号,催着书记员录入系统。丰台区有个案子,本来三天能搞定,因为书记员忘了登记,硬是拖了一星期。
最后提醒,冻结账户只是第一步。裁决书下来后15天内要申请强制执行,不然保全自动失效。见过好几个工人赢了仲裁却忘了这茬,白白浪费了保全费。劳动仲裁财产保全几天执行的关键,说到底还是看准备充不充分,手续到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