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保全担保规定是为了在打官司时,防止对方转移财产或者搞小动作,法院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一种规则。简单说,就是你要申请冻结别人的财产,自己也得先拿出点东西做保证,防止乱来。下面详细说说具体怎么操作,需要注意啥。
法院保全担保规定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财产保全,一种是行为保全。财产保全就是冻结对方的房子、车子、存款啥的;行为保全是要求对方不能干某些事,比如拆房子、卖东西。不管是哪种,法院都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防止你乱申请,给对方造成损失。
担保的方式挺多,可以用钱,也可以用房子、车子这些值钱的东西,甚至还能找保险公司开保函。具体用啥,得看法院认不认。一般来说,担保的数额不能太低,最少也得和你申请保全的数额差不多,不然法院可能不批。
法院对担保的要求挺严的。首先,担保得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能光嘴上说说。比如你说用房子担保,就得拿出房产证,证明这房子确实值那么多钱。其次,担保得容易变现,万一你申请错了,法院能很快把担保物变成钱赔给对方。
有些地方法院还要求担保必须在本地区,这样方便处理。比如你在北京打官司,担保物最好也是北京的,要是弄个海南的房子,法院可能嫌麻烦不认。另外,担保物的价值得有专业机构评估,不能自己随便说个数。
要是你申请担保,或者担保不符合要求,法院直接就给你驳回了,根本不会开始保全程序。就算侥幸通过了,后面发现担保有问题,法院也会撤销保全,严重的还可能罚你钱。所以千万别想着蒙混过关,该准备的都得准备好。
很多人对法院保全担保规定不太清楚,这里回答几个常见问题。
担保金额一般是申请保全金额的30%左右,但各地法院要求不一样。比如你要冻结对方100万,可能得准备30万左右的担保。不过特殊情况下,比如情况特别紧急,法院也可能降低比例。
要注意的是,这个钱只是押着,不是给法院的。官司打完,如果保全没错,钱会还给你;要是保全错了,这笔钱就得赔给对方。
实在拿不出钱,可以试试这些办法:一是找担保公司,交点服务费让他们出保函;二是找亲朋好友借,用他们的财产做担保;三是看看能不能降低保全金额,少冻结点东西。实在不行,就只能放弃保全了。
有些地方法院对困难群众有特殊政策,比如农民工讨薪案件,可能不用担保或者少担保。可以去法院问问,看自己符不符合条件。
担保期限一般和保全期限一致。财产保全最长是一年,行为保全一般是六个月。到期了如果官司还没打完,可以申请延长,担保也得跟着延长。
官司结束后,不管输赢,都要记得去法院办理解除担保的手续。不然担保物一直押着,可能产生额外费用。
法院保全担保规定看似复杂,其实就是为了平衡双方利益。记住关键点:想冻别人的,自己先得有点保障。遇到具体问题,最好直接去法院咨询,或者找个懂行的律师问问。打官司是件严肃的事,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