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户封号: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封号的困境?
近年来,公户成为了社交媒体上重要的一种用户类型。大量的公众人物、机构与机构化账号涌现于各大平台上,逐步占据了用户粉丝数量与关注度的主导地位。同时,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希望将个人账号变为公众账号,梦想成为网络红人或名人。
然而,随着公众账号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公众账号不断被封号。不少公众号刚刚热门,用户数量突飞猛进,就因违反相关政策或被恶意举报而被封号。这严重影响了公众账号的信誉度与运营效果,更造成账号管理员无法正常管理账号,用户无法获取相关关注更新与服务。
那么,到底什么是公众账号封号?
公众账号封号是指在进行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多种社交媒体平台运营中,因向用户传达不良信息、违反相关政策,或被大量用户举报而使账号被平台封闭,严重影响账户正常运营继续。
公众账号的封号现象已经日益严重,有网友感慨道:“成为公众人物是一种很辛苦的工作,在所难免的恶意举报与过审难度之下,全凭运气和不间断的努力,方能达到同行的前沿。”
除了运营人员水平与平台政策外,导致封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1.内容违法或违规
其中,涉及违法或违规内容的公众账号,例如传播不良信息、侵犯知识产权、传播谣言等,已经成为账号被封严重的原因。
2.内容涉嫌广告性质
公众号的营收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广告,但是过多的广告内容会极大地降低读者的阅读体验,进而严重破坏媒体形象,使其用户流失,最终导致封号。
3.恶意竞争与群体举报
在公众号竞争激烈的现今,为了占据更多的阅读量与粉丝群体,竞争者之间会存在恶意抹黑与举报行为,不仅影响公众号的运营效果,还会对恶意举报者本身造成行政处罚。
如何避免公众账号被封号?
1.法律意识的重视
公众账号的经营者应该具备执法意识,严格遵从法律政策,远离不合法内容以及侵犯他人权益。
2.不擅自变更账号资质
过度变更公众号的运营资质会引起平台审核的警觉性,甚至可能将账号认为是作恶者而被封号,因而尽可能保持一致性的资质运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3.增强账号的内容安全性
严禁故意传播可能会危害人民群众的信息,保证公众号内容的合法性、科学性,严格执行平台的审核与相应的知识产权政策。
公众账号封号已经成为了网络社交平台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唯有严格执行法律政策、实时更新账号内容、避免恶意竞争与举报,才能逐步让封号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