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冻结账户解冻流程图
自2018年5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等行为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各级法院全力执行,对那些有恶意欠款、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进行限制、冻结,从而有效维护社会信用体系的稳定。本文旨在介绍冻结账户解冻的流程图。
一、冻结账户
1. 当借款人违反贷款协议约定,逾期未还款或在诉讼阶段未履行执行义务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冻结银行账户等限制消费措施。
2. 进入司法程序之后,执行法院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冻结账户:第一种是通过发出限制令,可以限制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财产性保险、基金等金融投资类账户。第二种是直接通知被执行人所持有的银行或金融机构,按命令冻结被执行人的财务账户,限制被执行人金融活动。
3. 账户冻结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期限届满后,如果执行未结束,执行法院可续行限制。
二、申请解冻
1. 被限制人如已履行完毕其债务或其申请执行已能满足被执行债务,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解除限制。申请解冻,就是操作账户的正常状态,并把冻结解除,解除冻结之后,账户可以再次使用。
2. 申请解除限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被执行人的身份证明、冻结的账户信息、反映债务履行情况的证明文件。
3. 在申请解冻时,受限制的账户余额大于申请执行的债权数额,执行法院可以及时查明事实后,裁定全部或部分解除限制。
三、解冻申请的审批与执行
1. 申请解冻的相关材料在递交给执行法院后,其审核流程较为简单,仅需要判决书生效10日内,法院审核相关材料完全,确认债务已得到履行,之后法院就会作出解除限制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最后的执行决定。
2. 解除冻结时,账户冻结金额已被提走或赎回的,被执行人应及时予以返还或补偿。
3. 冻结逾期的账户,需要重新提出冻结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人证言、财产调查报告等补充材料。
结语
通过以上流程图我们可以了解到,银行账户的冻结是执行法院对恶意逃债者的有效打击手段,同时申请解冻也是被执行人维权的重要步骤。当然,对于被执行人来说,积极履行债务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也是避免账户被冻结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