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提供机构:工程类银行保函,诉讼类财产保全担保函,履约保函,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

提供担保解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2023-05-20

担保解冻是指在刑事案件、民事案件或仲裁程序中,当申请人面临资金流动性短缺、经济损失甚至生活困境时,可以向法院、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要求法院/仲裁机构决定解冻被查封的资产,提供所需担保后解除查封限制。担保解冻是一项重要的司法救济制度,它可以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当事人的交易能力和社会公正性。本文将讨论提供担保解冻的法律规定。

一、刑事案件中提供担保解冻

1. 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对于刑事案件中被查封的财产,如果查封不必要或者已经达到查封的目的,经有关人民法院或者检察院批准,可以解除查封措施。”由此可见,在刑事案件中提供担保解冻,必须先获得人民法院或检察院的批准。

2. 刑事诉讼法第7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经被告人或其辩护人申请,为确保案件审理需要,可以决定解除或者变更有关财物的查封、扣押或者冻结措施:(一)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财物不必要或者已经达到查封、扣押或者冻结的目的;(二)被查封、扣押或者冻结的财物不属于刑事案件的案件财产,不应当给予查封、扣押或者冻结。”

二、民事案件中提供担保解冻

1. 统一民事诉讼法第94条规定:“申请人因解除查封造成的损失,有权向查封人请求赔偿。查封人不应当过严地解释查封的必要性,不宜将所查封的财物与案件财产之外的财物一起查封。”

2. 统一民事诉讼法第99条规定:“人民法院经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可以决定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措施,但对于以欺诈、胁迫手段等恶意方式和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所取得的财产,不适用此项规定。”

三、仲裁程序中提供担保解冻

1. 理论上,仲裁程序中的担保解冻应当参照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规定,但由于仲裁程序的自由裁量权,具体操作仍应当根据自身的仲裁规则或仲裁机构规定执行。

2. 北京仲裁委员会所制定的《北京仲裁委员会规则》第35条规定:“如果被仲裁申请人提供与当事人的仲裁标的相应的担保,原则上可以对申请执行的仲裁裁决作出暂缓执行和担保解除措施。”

综上所述,提供担保解冻是一项重要的司法救济制度,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适用于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仲裁程序中。当事人在申请担保解冻时,应当明确自身的证据和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担保,来保证当事人的交易能力和社会公正性。

联系我们

我们期待与您合作

微信咨询

yzs226

复制微信号

电话

134-5682-7720

拨打电话
微信号已复制: yzs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