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提供机构:工程类银行保函,诉讼类财产保全担保函,履约保函,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

被诉讼保全后提供担保解除

2023-05-17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某企业在面临法律诉讼后,通过提供担保成功解除了保全措施。这一事件不仅涉及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更折射了企业在面临法律诉讼时的应对策略及决策思路。

先说说什么是保全措施。保全是指依法对可能侵害被诉权利人利益的情况予以制止、排除或提供担保的措施。在民事诉讼中,保全措施主要包括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行为保全等。当企业被对方起诉,对方认为有必要采取保全措施,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予以支持。

对于企业而言,一旦面对诉讼敌手的保全措施,至少会面临如下两种现实困境:

第一种是被保全的财产将被冻结。比如银行账户、房产、股票等。这将给企业的运营造成极大的困难,尤其是对于流动性较弱的企业,将会切断企业的资金来源。一旦财产被冻结,企业除非提供担保、申请解除冻结或者案件进行完毕,否则将无法动用这些财产。

第二种是企业的信誉受到影响。即使保全措施被解除,企业也难以避免在社会上留下负面印象,比如不支付工资、不履行合同等。这将对企业今后的经营和发展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面对被保全措施时,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企业应该及时反应和采取措施。一旦知道自己的财产被冻结,不能被动等待,应该立即申请解冻或者提供担保。一方面可以尽快恢复企业运营,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现出积极配合、遵纪守法的态度。这对于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和维护企业美誉度都非常有帮助。

其次,企业应该合理评估被保全权益的重要性。如果被保全的权益确实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非常重要,比如某重要项目需要继续推进才能保证企业利益、保住客户等等,这时候企业应该考虑提供担保来解除保全。但是,对于一些并不是非常重要的权益,企业也可以选择放弃,避免不必要的担保成本和法律风险。

最后,企业也应该适时地寻求律师等专业法律人员的帮助。在法律诉讼的过程中,申请保全的一方往往会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困扰和压力。因此,在解除保全或者后续的法律诉讼中,企业需要专业的法律人员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诉讼程序和法律风险,提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和风险评估。

综上所述,企业面对保全措施的首要原则是及时反应,积极配合。然后,根据被保全权益的重要性和企业的法律情况,考虑提供担保或放弃权益,以达到解决当下困境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应该寻求专业法律人员的帮助,确保走正常、合规、优化的法律决策之路。

联系我们

我们期待与您合作

微信咨询

yzs226

复制微信号

电话

134-5682-7720

拨打电话
微信号已复制: yzs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