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人执行阶段撤销,是指在借款人发生违约情况时,担保人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代偿后,再向法院申请担保人执行阶段。但是,在执行阶段进行时,担保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担保人执行阶段,这对双方都会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详细讨论。
一、撤销执行阶段的法律依据
执行阶段的撤销主要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的申请撤销执行程序。该法规定,被申请人因故意或者过失未出庭或者未提供的证据被认定为不争议的;或者被申请人认可原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已经履行的部分中没有未履行的内容,或者经过执行以后履行已经全部完成的,可以申请撤销执行程序。
担保人执行阶段的撤销主要是基于以上规定中的第二条,即被申请人认可担保人已经执行过的部分并已经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担保人需要向法院提出申请,说明代偿已经完成,请求撤销执行程序。
二、撤销执行阶段的申请条件
担保人向法院提出撤销执行阶段的申请,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代偿已经完成
只有在担保人已经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代偿,并且借款人已经还清所有欠款的情况下,担保人才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执行阶段。因为执行阶段是针对借款人的,只有在借款人欠款未还的情况下,才会进入执行程序。而一旦担保人代偿借款人的欠款,执行程序就没有了继续进行的必要。
2.未到执行截止日期
如果担保人等到执行截止日期之后再申请撤销执行程序,那么就会被法院认为是拖延时间。因此,在撤销执行程序之前,担保人需要确定执行截止日期,并在之前提出申请。
3.没有其他争议
被申请人不能提出其他争议,否则不能申请撤销执行程序。如果被申请人认为担保人代偿的数额与合同约定的数额不符,或者合同的另外一方面存在争议,那么在进行撤销执行程序之前,需要先解决这些问题。
三、撤销执行阶段的影响
1.对借款人的影响
撤销执行阶段对借款人的影响主要是减轻了借款方的还款压力。由于担保人已经代偿,借款人不需要再承担未还款项的责任。这对于不能及时还款的借款人来说可以减轻一定的经济压力,但是同时也会增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2.对担保人的影响
如果担保人在代偿之后,向法院申请撤销执行程序,那么法院会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撤销处理,担保人不需要再承担后续的任何责任。但是,如果担保人申请撤销执行程序未达到法律规定的要求,就可能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并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四、结论
在担保人代偿并且借款人所有欠款已经全部偿还的情况下,担保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执行程序。但是在此之前,担保人需要确定执行截止日期,并同时保证没有其他争议存在。虽然撤销执行程序可以给借款人减轻还款压力,但同时也会增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对于担保人来说,撤销执行程序是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同时也要保证自身的信用记录不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