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借款合同一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违约的情况时,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当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时,银行或借款人可以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那么,被执行人担保是否可直接执行担保人呢?
首先,被执行人担保与担保人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被执行人在担保合同中承担一定的担保责任,其担保方式可以是抵押、质押、保证等,但是被执行人本身并不承担借款人的债务,其仅仅是根据担保合同的约定,在借款人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下,担保其偿还债务。因此,被执行人担保本身并不能直接执行。
担保人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即在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时,担保人可以直接承担借款人未偿还的债务。这意味着,担保人在履行担保责任时,与借款人具有同等责任,且其承担的债务规模与借款人的债务规模相同。因此,担保人可以被直接执行。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借款人已经违约,银行或借款人可以先要求被执行人履行其担保责任,如果被执行人不能履行,则可以直接向担保人追偿。但是,银行或借款人的诉讼请求不能直接指向担保人,而必须首先请求被执行人执行担保责任。只有在被执行人不能履行担保责任的情况下,才可以直接向担保人追偿。
综上所述,被执行人担保与担保人的责任是不同的,被执行人担保不能直接执行,只有在被执行人不能履行担保责任的情况下,才可以直接向担保人追偿。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诉讼请求,保证诉讼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