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百度百科
财产保全是维护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诉讼等法律程序中,如果一方申请财产保全,就是要求法院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冻结、扣押、查封、拍卖等措施,以确保申请人在未来获得诉讼胜诉时能够得到其应得的款项和财产。
财产保全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财产保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财产保全令:即申请人请求法院作出的书面或口头命令,要求被申请人支付一定的保证金或给予其他保全担保,以确保申请人获得其应得权益。
二、冻结财产:即要求法院对被申请人的银行存款、不动产、动产等进行冻结。当被申请人提取存款或出售财产时,财产保全人可以以冻结为由要求银行或买家停止交易。
三、查封、扣押财产:即要求法院对被申请人的不动产、动产进行查封、扣押,以确保未来申请人能够成功追讨其应得的款项和财产。
四、拍卖财产:即要求法院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拍卖,以便申请人在未来获得救济时得到应得的款项。
财产保全的作用
财产保全是一种法律手段,主要用于保护申请人的权益。当申请人发现自己的财产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申请法院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保全措施,确保在未来的诉讼中能够得到自己应得的权益。
财产保全还可以起到威慑作用。一旦被申请人知道自己的财产可能会被查封扣押,就会更加慎重处理这些财产。在被申请人知道自己的财产将被拍卖后,通常会积极主动解决和解,以避免自己的财产被拍卖。
财产保全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财产保全主要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权益受到侵害:即申请人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了被申请人的侵害。
二、保全之忧:即申请人有合理理由担忧自己的权益可能会因为被申请人的行为而受到严重的侵害。
三、提供担保:即申请人需要向法院提供一定的保证金或担保措施,以确保财产保全的实施。
四、存在法律依据:即申请人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提出合理的财产保全要求。
财产保全的适用范围
财产保全适用于大部分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仲裁等程序,涉及到的财产包括银行存款、不动产、动产以及其他有价物品。但需要注意的是,财产保全不能仅仅为了满足申请人的所有要求而产生,必须具备以上所述的条件。
总之,财产保全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申请人要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积极申请财产保全,以确保在未来的诉讼中获得自己应得的权益。